jixieman 发表于 2012-9-19 08:18:12

意大利渗碳淬火技术要求

谁能翻译翻译里面的内容

jixieman 发表于 2012-9-19 08:21:30

magicmotor 发表于 2012-9-19 12:57:27

3.表面硬度
表面硬度的测量须按规范2700/It执行:
获得厚度值可通过规范2699进行转换。
(1)淬火表面必须附带校准文件,校准文件上须有在渗碳层上,高于最小硬度1点的HRC硬度检测点。
4. 硬化层的碳含量
有许多因素影响渗碳层的碳浓度梯度。如时间、处理温度、炉内碳势,钢材化学成分。
在图一的示例中,示出了在表面奥氏体完全饱和情况下的碳-层深曲线。
当然,我们更适应图二的渗碳循环,因为它使表面含碳量接近共析点(C-0.86%);这样会使渗碳层的硬度最高,最小的变形倾向,及最少的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这样就可能直接淬火。
根据规范,在磨削之前渗碳层的成分百分比,应遵循以下限制:
渗碳
1. C=0.75-1.00
碳氮共渗
1.C=0.70-0.95
N=0.15-0.30
5. 渗碳层的微观结构。
结构须按照规范2572/LT的进行制样,并使用微观检查。
A) 心部组织应为=细晶马氏体或贝氏体(不超过5%的游离铁素体)
B)渗碳层组织为=细晶马氏体或碳化物。
允许少量残余奥氏体,不超过8%。
不允许晶界碳化物及游离铁素体。
晶间腐蚀,次表层疏松及微观裂纹是不可接受的。
6.测试方法及说明
对于经渗碳、碳氮共渗的零部件的相关检测方法及说明见规范2699.
7.图纸上的正常标识
1)需要淬火的表面须在图纸上标识、指出,并根据想相关规范,如XXXX。
2)须将硬度等级及其他可能与磨削加工表面有关的说明标识。
例如:有效硬化层深为0.47-0.68mm(HV514)经碳氮共渗的零件,淬火后并经200摄氏度,6小时回火,最大磨削加工量为0.1mm的标识应如下:
Carbon 20(此处可能为工艺代码) dist.200 ℃ for 6 hours(6小时200度回火)
Minimum depth of effective hardness HV 514 in the grinded zone:0.37 mm(磨削面最小有效硬化层深为0.37mm,HV514)
其他未包含在当前规范的特征必须在图纸上标识。

jixieman 发表于 2012-9-19 16:15:46

magicmotor 发表于 2012-9-19 1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表面硬度
表面硬度的测量须按规范2700/It执行:
获得厚度值可通过规范2699进行转换。


非常感谢您的翻译,对我帮助很大,这些要求是意大利某一标准中两页,还有几页不知道您是否还有时间来完成。

jixieman 发表于 2012-9-19 18:19:13

在他们的标准中,大家都可以看到表面硬度测量规范,那个硬化层的深度≥0.4,可以使用HRC检测,感觉还是不准确,至少应该在0.6以上。

simonwu 发表于 2012-11-24 15:21:35

谢谢,感觉学到了很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意大利渗碳淬火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