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vd 发表于 2015-6-9 21:02:39

《马氏体相变》刘宗昌.2012

马氏体相变 刘宗昌 科学出版社 2012.04
作   者刘宗昌、任慧平、安胜利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4-1
ISBN9787030339980

内容推荐
本书是21世纪以来国内外第一本关于马氏体相变的理论专著。本书共14章,内容包括金属整合系统,相变过程中原子的移动方式,马氏体相变的特征和定义,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表面浮凸,马氏体组织形貌,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亚结构,相变热力学,相变动力学,切变机制及其误区,马氏体相变形核-长大机制,有色金属马氏体和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马氏体的力学性能,淬火开裂理论及应用等。本书采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通过大量的试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对马氏体相变从实践上、理论上多方面指出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误区,阐述马氏体的新概念、马氏体组织、亚结构的形成机理,并提出马氏体相变形核-长大新机制。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具有创新性、可读性、实用性。
本书可供从事冶金、轧钢、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粉末冶金以及材料开发研究等行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金属材料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
作者简介
刘宗昌,男,1940年生,河北省玉田人,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系。曾任中国热处理学会理事,内蒙古热处理学会理事长,现任《金属热处理》编委会高级顾问,《材料热处理学报》、《热处理》、《热处理技术与装备》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从事教学工作47年,讲授“金属学”、“金属热处理”、“金属材料学”、“固态相变”、“自然辩证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编写本科生、研究生教材7部。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成果奖、教学优秀奖、教学名师奖等。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冶金部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教学名师。
多年从事新金属材料、固态相变理论和热处理新技术研究,完成横向、纵向课题共计30多项,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专利2项。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深入研究了金属固态相变理论,淘汰了过时的知识,修正了不正确的概念和学说,整合了贝氏体两派的学术观点,批驳了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提出了共析分解(珠光体转变)、贝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新机制和新理论,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60余篇。
出版的学术专著以及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材有《冶金类热处理及计算机应用》、《钢件淬火开裂及防止方法》、《金属材料工程概论》、《珠光体转变与退火》、《过冷奥氏体扩散型相变》、《金属固态相变教程》、《材料组织结构转变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贝氏体与贝氏体相变》、《奥氏体形成与珠光体转变》、《冶金厂热处理技术》、《固态相变》等共14部。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马氏体相变的研究历程
1.2 过冷奥氏体转变贯序
1.2.1 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相变的演化
1.2.2 从两相共析形核向单相形核的演化
1.2.3 相变动力学的演化
1.2.4 组织形貌的演化
1.2.5 亚结构的演化
1.3 过冷奥氏体转变热力学
1.3.1 过冷奥氏体共析分解热力学
1.3.2 贝氏体相变热力学
1.3.3 γ→αB+γ1→BF+γ1计算模型和分析
1.3.4 相变热力学与贝氏体相变机制的关系
1.3.5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1.4 相变过程中原子移动方式的演化
1.4.1 相变过程中原子迁移的热力学
1.4.2 实际金属中的扩散
1.4.3 过冷奥氏体相变过程中原子的迁移方式
1.4.4 成分不变原子热激活跃迁位移
1.4.5 原子位移方式不同是区别相变机制的重要判据
1.5 马氏体相变的分类
1.5.1 按相变驱动力分类
1.5.2 按马氏体相变动力学特征分类
1.5.3 表面马氏体
1.6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和定义
1.6.1 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
1.6.2 马氏体相变的定义
1.6.3 马氏体的定义
1.6.4 马氏体相变与贝氏体相变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文献
第2章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表面浮凸
2.1 珠光体表面浮凸
2.1.1 珠光体表面浮凸的发现
2.1.2 SEM观察
2.1.3 STM观察
2.1.4 金相显微镜观察
2.1.5 珠光体表面浮凸的尺度
2.2 魏氏组织表面浮凸
2.2.1 钢中的魏氏组织形貌
2.2.2 魏氏组织表面浮凸现象
2.3 贝氏体表面浮凸
2.3.1 贝氏体表面浮凸的SEM观察
2.3.2 STM观察
2.4 马氏体表面浮凸
2.4.1 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
2.4.2 中碳马氏体表面浮凸
2.4.3 高碳马氏体表面浮凸
2.4.4 马氏体表面浮凸线膨胀的理论计算
2.4.5 N形切变与实际不符
2.5 浮凸形成机理及其与相变机制的关系
2.5.1 各类相变产物表面浮凸的比较
2.5.2 各相比容不同是产生浮凸的根本原因
2.5.3 表面浮凸和相变机制
参考文献
第3章 马氏体的组织形貌
3.1 工业用钢的马氏体组织形貌
3.1.1 超低碳钢淬火马氏体
3.1.2 低碳钢淬火马氏体
3.1.3 中碳钢淬火马氏体组织
3.1.4 高碳钢淬火马氏体组织
3.1.5 铸铁的淬火马氏体组织
3.2 铁基马氏体物理本质和典型形貌
3.2.1 钢中马氏体的物理本质
3.2.2 体心立方马氏体
3.2.3 体心正方马氏体
3.2.4 Fe-M系合金马氏体
3.3 奥氏体的稳定化及残留奥氏体
3.3.1 奥氏体的热稳定化
3.3.2 热稳定化机制
3.3.3 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
3.3.4 残留奥氏体的形成
3.3.5 残留奥氏体的转变
参考文献
第4章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位向关系
4.1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碳原子的位置
4.1.1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4.1.2 马氏体中碳原子的分布
4.1.3 马氏体中碳原子的偏聚
4.2 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4.2.1 以往的测定结果
4.2.2 位向关系的XRD测定
4.2.3 位向关系和惯习面的成因
4.3 ε马氏体相变
4.3.1 ε(hcp)马氏体形貌
4.3.2 ε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4.3.3 ε马氏体相变机制
4.4 马氏体的比体积
4.4.1 钢中马氏体的比体积
4.4.2 有色金属合金马氏体相变时体积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5章 马氏体的亚结构及成因
5.1 马氏体中的位错亚结构及形成机制
5.1.1 板条状马氏体亚结构的观察
5.1.2 切变机制不能解释高密度缠结位错的形成
5.1.3 关于高密度位错的形成
5.2 马氏体中的孪晶亚结构及形成
5.2.1 形变孪晶和相变孪晶
5.2.2 马氏体组织中的孪晶形貌
5.2.3 马氏体孪晶的形成机制
5.3 马氏体中的层错亚结构
5.3.1 层错和层错能
5.3.2 合金元素对层错能的影响
5.3.3 钢中马氏体的层错
5.3.4 铜合金马氏体的层错
5.3.5 马氏体层错成因的探讨
5.4 马氏体中脊及成因
5.4.1 马氏体中脊的形貌特征
5.4.2 中脊形貌的观察
5.4.3 马氏体中脊的孪晶结构
5.4.4 马氏体中脊的成因
参考文献
第6章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及马氏体点
6.1 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6.1.1 Fe-C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条件
6.1.2 Fe-C合金马氏体相变驱动力的计算
6.1.3 相变驱动力典型模型的计算结果
6.1.4 Fe-Ni合金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6.1.5 铁基合金fcc→hcp(ε)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6.1.6 有色金属合金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6.2 马氏体相变的阻力
6.2.1 马氏体相变自由焓的变化
6.2.2 马氏体相变阻力ΔGα→M
6.2.3 有色金属合金马氏体相变的阻力
6.2.4 切变过程的能耗和切变阻力
6.3 马氏体点及应用
6.3.1 马氏体点的定义
6.3.2 马氏体点与化学成分关系
6.3.3 奥氏体化条件对Ms点的影响
6.3.4 形变和应力对Ms的影响
6.3.5 马氏体点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7.1 变温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7.2 等温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7.3 爆发型马氏体转变动力学
7.4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7.5 表面马氏体
参考文献
第8章 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及其误区
8.1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研究历程及评价
8.1.1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研究历程
8.1.2 对切变机制的评价
8.2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经典模型
8.2.1 马氏体相变的K-S切变模型和西山模型
8.2.2 马氏体相变的G-T模型
8.2.3 马氏体相变的B-B双重切变模型
8.2.4 依据位向关系设计切变模型的片面性
8.3 马氏体相变的唯象学说及评价
8.3.1 不变平面应变的概念
8.3.2 贝茵应变不是不变平面应变
8.3.3 不畸变平面的产生
8.3.4 简单切变
8.3.5 刚性转动
8.3.6 矩阵式描述
8.3.7 对表象学说的评价
8.4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误区
8.4.1 误区一:切变过程缺乏热力学可能性
8.4.2 误区二: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模型与实际基本上不符
8.4.3 误区三:切变机制缺乏试验依据
参考文献
第9章 马氏体相变的形核
9.1 马氏体相变形核模型
9.1.1 以往的试验观察
9.1.2 马氏体相变的形核学说
9.2 马氏体相变形核的新观察
9.2.1 在晶粒界上形核
9.2.2 在孪晶界上形核
9.2.3 在相界面上形核
9.2.4 在晶界、晶内均能形核
9.2.5 马氏体在表面上形核
9.2.6 隐晶马氏体的形核
9.3 马氏体形核机制
9.4 马氏体临界晶核及形核功
9.4.1 以往马氏体晶核的计算
9.4.2 马氏体晶核临界尺寸和形核功
9.4.3 晶核尺寸和形核功的具体计算
参考文献
第10章 马氏体长大、马氏体组织的形成
10.1 纯铁γ→α马氏体相变机制
10.1.1 纯铁α马氏体的产生
10.1.2 γ→α马氏体的形核
10.1.3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
10.2 钢中的马氏体转变机制
10.2.1 含碳量对马氏体组织结构的影响
10.2.2 非切变长大
10.2.3 原子集体协同位移
10.3 马氏体的长大
10.3.1 钢中马氏体长大的试验观察
10.3.2 马氏体的长大过程
10.3.3 应变能对马氏体长大的影响
10.4 马氏体组织形貌的形成
10.4.1 马氏体组织形貌的演化
10.4.2 马氏体组织呈现不同形貌的学说
10.4.3 应变能是主导马氏体形貌演化的主要因素
10.5 隐晶马氏体组织及形成
10.5.1 工业用高碳钢隐晶马氏体形貌
10.5.2 隐晶马氏体组织的成因
10.5.3 隐晶马氏体的形核长大
参考文献
第11章 有色金属及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
11.1 有色合金马氏体形貌及物理本质
11.1.1 晶体学特征
11.1.2 铜合金中的马氏体形貌
11.1.3 Ti及其合金中的马氏体组织
11.2 有色合金中马氏体晶体结构特点
11.2.1 晶体结构的多样性
11.2.2 铜合金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类型
11.2.3 Ni-Ti合金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11.3 有色金属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
11.3.1 Ti-Ni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
11.3.2 铜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
11.3.3 Cu-Zn-Al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
11.3.4 Cu-Al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
11.4 热弹性马氏体和形状记忆效应
11.4.1 热弹性马氏体的组织转变
11.4.2 超弹性
11.4.3 形状记忆材料及应用
参考文献
第12章 氧化锆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
12.1 ZrO2的晶体结构
12.2 ZrO2体系的相关系
12.3 部分稳定ZrO2中的相变
12.4 四方相多晶ZrO2的相变
参考文献
第13章 马氏体的力学性能及应用
13.1 钢中马氏体的力学性能
13.1.1 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
13.1.2 马氏体的韧性和脆性
13.1.3 马氏体相变超塑性
13.2 马氏体的应用
13.2.1 形变热处理
13.2.2 应变时效热处理
13.2.3 马氏体时效钢
参考文献
第14章 马氏体的微裂纹与钢件淬火开裂
14.1 淬火马氏体显微开裂
14.1.1 马氏体显微裂纹的形态
14.1.2 马氏体显微裂纹的形成机理
14.1.3 影响淬火显微开裂的因素
14.1.4 显微裂纹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14.2 马氏体沿晶裂纹及形成机理
14.2.1 马氏体沿晶裂纹和断口的观察
14.2.2 马氏体中杂质元素的分布
14.2.3 淬火马氏体沿晶断裂机制
14.3 钢件淬火开裂机理
14.3.1 淬火马氏体脆性是钢件开裂的主要原因
14.3.2 淬火显微开裂及显微局部应力是钢件宏观淬裂的先导
14.3.3 宏观内应力是钢件淬裂的应力条件
14.3.4 裂纹形状与应力的关系
14.3.5 正常加热温度下钢件淬裂分析
14.4 影响淬火开裂的因素
14.4.1 钢材冶金质量的影响
14.4.2 含碳量及合金元素的影响
14.4.3 原始组织的影响
14.4.4 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影响
14.4.5 加热不当的影响
14.4.6 淬火冷却的影响
参考文献

andylzf 发表于 2022-3-7 11:43:52

权限70太高了啊,兄弟

stove 发表于 2022-3-8 19:34:36

andylzf 发表于 2022-3-7 11:43
权限70太高了啊,兄弟

已取消阅读权限

longzai96514 发表于 2022-6-4 20:36:17

怎么下载啊,为啥看不到链接

stove 发表于 2022-6-5 09:44:19

longzai96514 发表于 2022-6-4 20:36
怎么下载啊,为啥看不到链接

经测试可以下载,请使用电脑下载

jyj950315 发表于 2022-6-8 09:34:2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氏体相变》刘宗昌.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