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mage 发表于 2011-4-21 19:01:33

淬透性 主要考虑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同时指出 一般情况下冷却速度不影响淬透性   但是在高速淬火时 由于冷却速度对MS有一定的影响也会对刚的淬透性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冷却速度是不影响MS)楼主说说的淬火油的温度对淬透性的影响 不知道是不是基于对这个的考虑所提出的?

ZX771 发表于 2011-4-22 03:36:07

材料淬透性试验是在规定不变的加热温度下,投入设定好的冷却装置淬火试验得到的结果。由于热处理工艺条件是固定的,这就排开了热处理工艺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由此取得的数据只用于评价材料,反映的是材料自身固有的淬火工艺性能,材料的化学成分波动、组织差异这些先天因素在影响淬透性。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4-22 09:21:53

淬透性 主要考虑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同时指出 一般情况下冷却速度不影响淬透性   但是在高速淬 ...
archmage 发表于 2011-4-21 19:01 http://www.rcl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高速淬火”?高速淬火又是怎样影响Ms点的。

archmage 发表于 2011-4-23 10:42:43

回复 185# 孤鸿踏雪


    高速淬火 论坛中有提到你看这个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68704&highlight=%B8%DF%CB%D9%B4%E3%BB%F0

我这有本书提到这个但是我没办法把它拍成照片传上来就原文打给你看吧

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冷却速度对MS无影响。在高速淬火时,MS随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升高。对Fe-Ni钢来说,当冷却速度小于10*103时 MS没有变化,当冷却速度大于25*103时MS也没变化。但升高80-135,而冷却速度在两者之间时,MS随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升高。

archmage 发表于 2011-4-23 10:46:29

至于高速淬火是怎么影响MS的 我的理解是

淬火速度不同在高温区碳化物的析出。由于冷却速度的降低及冷却时的等温,其微细碳化物在晶界及晶内析出,使其后续冷却时的Ms点上升。

也不一定对 请杨工甄别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4-23 16:19:50

回复孤鸿踏雪


    高速淬火 论坛中有提到你看这个

我这有本书提到这个但是我没办法把它拍 ...
archmage 发表于 2011-4-23 10:42 http://www.rcl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你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4-23 22:43:46

回复 184# ZX771
我对“碳钢可提高奥氏体化温度来提高一点淬透性”持怀疑观点,对“延长保温时间提高淬透性”也同样持怀疑观点,你可以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吗?谢谢。

秋风瑟瑟 发表于 2011-4-23 22:50:48

本帖最后由 秋风瑟瑟 于 2011-4-23 22:52 编辑

]材料淬透性主要取决于其临界冷却速度的大小,而临界冷却速度则主要取决于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影响奥氏体的稳定性主要是:
  1.化学成分的影响碳的影响是主要的,当C%小于1.2%时,随着奥氏体中碳浓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临界冷却速度,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增大;当C%大于时,钢的冷却速度反而升高,C曲线左移,淬透性下降。其次是合金元素的影响,除钴外,绝大多数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均使C曲线右移,降低临界冷却速度,从而提高钢的淬透性。
  2.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 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对钢的淬透性有较大的影响,粗大的奥氏体晶粒能使C曲线右移,降低了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但晶粒粗大将增大钢的变形、开裂倾向和降低韧性。
  3.奥氏体均匀程度的影响 在相同冷度条件下,奥氏体成分越均匀,珠光体的形核率就越低,转变的孕育期增长,C曲线右移,临界冷却速度减慢,钢的淬透性越高。
  4.钢的原始组织的影响 钢的原始组织的粗细和分布对奥氏体的成分将有重大影响。
  5.部分元素,例如Mn,Si等元素对提高淬透性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会对钢材带来其他不利的影响。

qibao9891 发表于 2011-4-23 23:00:48

碳钢可提高奥氏体化温度来提高一点“淬透性”(硬化层深度?)
----------------------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处于晶界的某些微量物质(比如强碳化物生成元素)溶入奥氏体,从而消除或减少了形核的质点,会提高“淬透性”。
延长保温时间提高淬透性(?)
--------------------晶粒长大,晶界减少。晶界减少,使形核变得困难,会提高“淬透性”。保温时间长,奥氏体更加均匀,也会提高“淬透性”。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4-24 00:06:13

回复 191# qibao9891
我认为:
一。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间乃外部因素,应该与材料的淬透性无关。
二。我们没有理由说:C含量0。44%的45钢1000度加热保温10小时较之C含量0。46%的45钢 830度加热保温1小时的淬透性要高。

秋风瑟瑟 发表于 2011-4-24 12:07:37

淬透性指的是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难易程度。与钢的化学成份,奥氏体晶粒大小,奥氏体化温度,第二相的分布,原始组织,外力场等都有影响。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4-24 13:16:41

回复 193# 秋风瑟瑟
奥氏体化温度,外力场均属于外部条件,从淬透性概念上讲,与淬透性无关,只是影响淬透深度。

qibao9891 发表于 2011-4-24 23:28:39

本帖最后由 qibao9891 于 2011-4-24 23:32 编辑

回复 192# 搬运工


淬透性既有定义的含义,也有字面的含义。
所以我在191楼特地在引用他人的段落的淬透性后面加了括号。而在自己的发言中,淬透性上面加了引号。仅仅是为了保持上下文的连续性,不必较真。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8-14 10:51:00

格罗斯曼相乘法原理
   格罗斯曼提出的合金元素对淬透性作用的相乘规律多元化少量的合金化原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合金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钢的淬透性,而相乘规律指明:当合金总量相同时,采用多元少量合金化的效果要好得多,多元合金化的优势可以认为是各元素通过交互作用而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地影响淬透性结果。

落水残阳 发表于 2011-8-20 13:26:46

终于看完了。发表一下意见:
1)淬透性和淬硬性的概念基本热处理书籍上都会讲到,而且也都会说:淬透性是材料的固有属性。
2)刚才在1)中用的是“材料”的固有属性,并不单单局限于钢。
3)在1)中的“材料”,是泛指还是单指?也许有些人没搞明白(也许我说的也不对),我是这么理解的:
淬透性是材料的固有属性。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晶粒度、原始组织。既然不仅仅取决于化学成分了,自然就不能仅限于化学成分和晶粒度了,原始组织自然也要算的。这样问题来了,同样60#钢,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球状珠光体、调质组织,他们的淬透性是不一样的。或者同是60#钢,一个晶粒度是3级,一个是8级,淬透性也是不一样的了。于是我们说淬透性时,不仅要限于化学成分,还要把晶粒度和原始组织一并说了才能去讲淬透性了。于是我们说的材料的固有属性,这个材料,其实指的是热处理(淬火)前的这块工件,是工件的任一微区(假设工件各处相同)。虽然淬透性与工件的形状和大小无关,但与这块工件有关,与它历经的历史背景有关的。

现下,我们对“材料”这个词用的太泛。它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很严格的界定。说淬透性时的材料,尤指工件“身上”的材料。
如有不妥,望专家们指正。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8-20 14:02:11

落水残阳 发表于 2011-8-20 1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终于看完了。发表一下意见:
1)淬透性和淬硬性的概念基本热处理书籍上都会讲到,而且也都会说:淬透性是材 ...

个人浅见:这里的材料当然应该是特指钢铁材料,而绝不会泛指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其它种种,甚至叫不出名字之类的材料。
   

落水残阳 发表于 2011-8-20 14:07:47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8-20 14: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浅见:这里的材料当然应该是特指钢铁材料,而绝不会泛指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各种建筑材料、以 ...

1)自然没泛指到那么多地方,但除了钢铁,别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淬火,自然也有淬透性。
2)杨工可能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材料这个词,应该指一个特定工件上的一小块,而不是这个工件是什么材料做的。
比如一个工件,你问是什么材料的,我说45钢的。你说淬透性,我得说眼前这个工件上一小块材料的淬透性,而不能去说45钢的淬透性。不知道说的明白否?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8-20 16:16:37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3-6-11 15:46 编辑

落水残阳 发表于 2011-8-20 1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自然没泛指到那么多地方,但除了钢铁,别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淬火,自然也有淬透性。
2)杨工可能没明白 ...

还是让我们共同温习一下淬透性的基本定义吧:
淬透性也称之为可淬性、淬火性。它是钢材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指钢接受淬火的能力。由于冷却时,工件表层与心部的冷却速度不同,表层的冷速可能高于临界淬火速度,而心部冷速则可能低于临界淬火速度,故工件淬火后,从表面到内部,只能获得一定深度的马氏体组织。不同钢种接受淬火的能力各异,其规律是: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C曲线位置愈靠右者,马氏体组织深度就愈大,接受淬火的能力就愈强,即淬透性愈高,反之则相反。这种马氏体组织的深度称为淬硬层厚度。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8-20 16:23:27

落水残阳 发表于 2011-8-20 1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自然没泛指到那么多地方,但除了钢铁,别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淬火,自然也有淬透性。
2)杨工可能没明白 ...

“我是说材料这个词,应该指一个特定工件上的一小块,而不是这个工件是什么材料做的。
比如一个工件,你问是什么材料的,我说45钢的。你说淬透性,我得说眼前这个工件上一小块材料的淬透性,而不能去说45钢的淬透性。不知道说的明白否?”
    抱歉!刚才忽略了你这一条。 关于对淬透性的理解,我个人愚见:只能是对某种材料而言,而不是这种材料所制作的尺寸大小、结构形貌各异的工件。

搬运工 发表于 2011-8-20 20:11:04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1-8-20 16: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说材料这个词,应该指一个特定工件上的一小块,而不是这个工件是什么材料做的。
比如一个工件, ...

除计算法外,其它表示淬透性大小的数据均需通过相应的实验方法来测定。而实验方法中都是规定了实验条件的。
你如何理解书本上所叙及到的及一些会员们所讲的“影响淬透性的主要因数有.....奥氏体晶粒尺寸...”。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淬透性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