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4278|回复: 40

[求助] 如何提高贝氏体硬度,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1 15: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qixguo74 于 2010-12-21 15:24 编辑

请问各位专家,在不改变转变温度(保证充分转变的情况下,也就是转变时间足够长)也不考虑材料因素,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提高贝氏体的硬度.(我这里说的是单纯的下贝氏体,不包括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请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指点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1 16: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硝盐等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16: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生产的是用硝盐等温,不知道等温淬火油能不能实现下贝氏体淬火.

签到天数: 174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12-21 16: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xljh8 于 2010-12-21 16:51 编辑

不改变转变温度(保证充分转变的情况下,也就是转变时间足够长)也不考虑材料因素,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提高贝氏体的硬度.(我这里说的是单纯的下贝氏体,不包括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
莫非是想用淬火油代替硝盐,不过冷速谁强谁弱无定论啊!
我认为在等温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你的条件不改变转变温度、也不考虑材料因素),其实有一个最佳的淬火加热温度,需要试验摸索。
看看:[讨论] 关于等温分级淬火油
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 ... =%B4%E3%BB%F0%D3%CD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1 16: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0-12-23 08:42 编辑

凑个热闹:
   个人觉得这个主题是值得商榷的。
   根据文献介绍:贝氏体是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或过饱和的α固溶体与碳化物(Cm)的机械混合物,其组织形态,性能和形成过程均不同于珠光体,它的Fe3C分布在呈羽毛状或呈针状的铁素体(F)中。贝氏体由于形成条件不同而具有多种形态:如上贝氏体(B上)为过冷奥氏体(A)在550~400℃温度区间等温所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羽毛状。上贝氏体(B上)常沿奥氏体(A)晶界形核,向晶内发展。从电子显微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平行的铁素体(F)条间有短棒状或串珠状渗碳体(Fe3C)断续分布,其硬度为35~45HRC;下贝氏体(B下)是过冷奥氏体(A)于400~200℃温区所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暗色片状(针状或竹叶状),互成一定角度。电子显微观察及X射线结构分析得知:这种组织乃是由过饱和的α固溶体与其长轴成50~60°角度分布的碳化物质点形成的,其硬度为45~50HRC。贝氏体还有粒状、蝶状等结构形态。
    根据上述介绍,贝氏体的硬度似乎只与其形成温度有关,因为不同温区形成的贝氏体,组织形态不同,所以硬度不同。
    那么贝氏体是否与马氏体一样与奥化后的奥氏体中含碳量有关呢?如果有关系,那就表明贝氏体的硬度除了与其具体形态(由其形成的温度区间决定)有关外,也与钢的含碳量(主要是奥化后的奥氏体含碳量)有关,这样对能否通过一定的热处理方法达到控制和提升贝氏体硬度就大有讲究了。
    希望那些搞研究的高人出来解答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1 18: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qixguo74


    用油说不好,因为冷却不可调整,用盐还是可以,当然如果你淬火温度提高一点也会有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2 17: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学习的~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2 不要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2 22: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qixguo74 目前硬度多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金含量低点的钢材,最高也到不了HRC61,前提是在我们使用的温度下等温的,如果等温温度低的话,硬度还会高点,高多少没有数据.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孤鸿踏雪


    分析的很好,我看一般资料上也只是写这么多,再深的分析也没有.多谢回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合金含量低点的钢材,最高也到不了HRC61,前提是在我们使用的温度下等温的,如果等温温度低的话,硬度还会高点, ...
qixguo74 发表于 2010-12-23 10:52



    先回顾一下等温淬火的基本定义:
   等温淬火  把钢件加热使其奥氏体化并均匀化后,迅速冷却到给定的贝氏体转变温区的某一温度,并在该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其进行等温转变,形成贝氏体组织然后取出置于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等温淬火一般在300~500℃之间某一温度的盐浴或金属浴(铅浴)中进行,又称贝氏体淬火。由于贝氏体转变是不完全的,故实际等温转变后空冷过程,尚有少量马氏体形成,故实际等温淬火组织应为贝氏体+少量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这是一种强韧化组织。等温时间应包括由淬火温度至等温温度的冷却时间,均温时间和贝氏体转变时间。
   既然是等温淬火(贝氏体淬火),硬度能搞到61HRC吗?反过来讲,如果硬度能淬到61HRC,那还是等温淬火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孤鸿踏雪 [


贝氏体等温淬火根据钢材种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硬度,这也说明转变温度区间宽和与钢材成分有关系,半扩散嘛,得到61的硬度并不奇怪。比如高速钢类。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8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silafu


    能否举个例子:那种高速钢?在哪个温度区间等温淬火硬度达到61HRC(左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W18,270,64HRC。古老的工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silafu


    W18Cr4V的Ms点约为230℃,在270℃等温,应该是分级淬火,得到的应该是以马氏体为主,外加少量贝氏体、残奥、未溶碳化物的复相组织,所以不能代表贝氏体可以达到如此高的硬度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孤鸿踏雪


    270等温怎么算分级淬火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silafu


    我刚才又查了一个版本的W18Cr4V的C曲线,其Ms点约为140℃,按照这个C曲线来判断,在270℃等温正是得到以贝氏体为主,外加少量马氏体、残奥和碳化物的复相组织,这样看来贝氏体的硬度并不局限于35~45HRC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1: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0-12-23 11:58 编辑
回复  孤鸿踏雪


    270等温怎么算分级淬火呢?
silafu 发表于 2010-12-23 11:48



    如果其Ms点的确是在230℃附近,那么在270℃等温,肯定更接近分级淬火效果。
  分级淬火  将奥氏体化并均匀化的工件淬入温度略高于(如有必要亦可稍低于)Ms点的恒温淬火剂(如低温盐浴,碱溶或油浴等)中保持一定时间,使工件心部和表面温度趋于均匀,但显微组织仍保持为奥氏体(或含有少量马氏体)然后取出空冷,在缓冷(空冷)条件下完成马氏体转变。故分级淬火产生的淬火应力很小,可以保证淬火质量,降低变形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的关键是正确选择淬火温度,分级温度和分级时间。分级淬火的奥氏体化温度比普通淬火高10~20℃,分级温度则取决于钢的淬透性、技术要求、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高淬透性钢可选择MS+(30~40℃),为增大淬硬层深度,对于较大的工件可采用MS-(30~40℃)的温度,对于形状复杂、变形量要求严格的高合金钢工模具可采用两次或多次分级。分级温度应根据钢的C曲线,选择在过冷奥氏体稳定温区,防止非马氏体转变。分级淬火以不发生非马氏体转变、最终完全获得马氏体组织为目标。实验证明:分级淬火的冷却速度小于水,只适用于小型工件。
   分级淬火后钢的性质与普通淬火大体相同,但由于接近Ms点时冷却曾一度中止,这段时间将使奥氏体发生陈化稳定,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加,而使淬火后钢的性质稍有降低。
   但如果Ms点是在140℃,那么在270℃等温,那就毫无疑问是等温淬火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孤鸿踏雪

完全不是分级淬火,您找的那些都是初始的定义,我以前曾经说过,好多定义是为了初学时先打出个模子或者是代表最初总结时候的内容,不能够涵盖以后的一切,分级淬火也可以低于马氏体点很多,就是为了得到一部分残余奥氏体。而且我说的这个等温淬火保温时间绝对不会少于3个小时,那就更不是分级淬火了。事实上这种方法不算新鲜,但不意味着贝氏体就可以达到和马氏体相当的硬度,因为这里有个转变完全与否的问题,肯定是一种混合组织,但贝氏体占主要比例罢了。您说的30---45是一种通常的想法,我以为这是由于等温淬火工艺的发轫和推广是从中碳合金钢开始的,所以容易有这样的错觉。只补过在此之后继承者做了更进一步的尝试,所以这个硬度范围肯定是不足以做为标准了,但为何没有在您找的资料中修正,我想是因为I一般作者不会去尝试每个材料,都是摘抄借鉴索引一些相对稳妥的文章,而新的尝试并不是什么大的方法论的突破,只不过是个工艺改良或者补充,所以也没有大肆鼓噪,即使填充进来也不过是一两句话的事情,理论上不算大突破,所以就靠咱们读书的时候自己联想了。就包括您找的那个马氏体点,各个书上未必是一个数据,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测量时候条件是不一致的,都对,但得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5 贡献值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5 + 10 感谢诠释,我很信服!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3: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silafu


    关于分级淬火的等温(实际上对于分级淬火而言应该称之为均温温度更为贴切)温度,我在18#楼的跟帖中已经讲明,可以在Ms点以上,也可以在Ms点稍下,这个并无异议。
   但不同文献提供的C曲线以及相变点虽有差异,但不至于相差太大吧?就像碳素钢的共析含碳量一样,过去(较早的)文献都是0.80%,而我们读书时所看到的文献/教科书,都介绍为0.77%,这个误差不大,实属正常。可是这两个W18Cr4V的Ms点相差近100℃,有点匪夷所思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0 07:32 , Processed in 0.0620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