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6542|回复: 3

[已解决] 无磁钢钻铤方面的热处理资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4 13: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最近发现大量外商到中国来买无磁钢钻具,到我司来的美国人干脆说有多少吃多少。我们也试制了,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晶间腐蚀通不过,很想请论坛的能人给出谋划策。材料:0Cr18Mn13Ni3NbN。曾进行1050C固溶,不行,晶间腐蚀按ASTM E262-E(同GB/T4334-5)。锻后马上固溶的。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1-15 12: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锰无磁钢ZG25Mn18Cr4的加工硬化机理

张丁非[1] 彭建[1] 杨静[2] 张力[1] 唐昌发[1]

[1]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30
[2]广州钢铁集团企业公司鹤山市广雅实业有限公司,广东鹤山529724

摘 要:在应力作用下快速加工硬化是高锰无磁钢ZG25Mn18Cr4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X衍射和电子显微分析证明,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基体组织都是奥氏体基体加上碳化物,变形前后的基体中均存在条纹状组织,且变形后基体中的条纹数量明显高于变形前基体中的条纹数量.电子衍射分析表明这些出现在粗大奥氏体晶粒内部的条纹组织是高密度层错.由塑性变形产生的大量层错分割了奥氏体基体,缩短了位错运动的自由程,导致了ZG25Mn18Cr4的迅速加工硬化

关键词:ZG25Mn18Cr4 加工硬化 层错

高强度无磁钢的应力腐蚀

刘忠海 李晓军 等

中国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沈阳110016

摘 要:地新研制的中碳低铬镍Mn-V无磁钢(简称Mn-V)和低碳N1310不锈钢(简称N1310钢)做应力腐蚀实验;用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应力腐蚀断口。目的在于比较不同合金成分对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V钢存在较严重的应力腐蚀敏感性,N1310钢和Mn-V钢相比,N1310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应力腐蚀敏感性 金相 断口分析 高强度无磁钢
分类号: TG142.7

耐裂隙腐蚀无磁钢的制造工艺

沈纲轮  俞新法
摘 要:
关键词:无磁性 耐裂隙 耐腐蚀 合金钢 锰
分类号: TG142.33

高锰无磁钢的组织形态
杨延清 马世良
关键词:高锰钢 ε马氏体 fcc孪晶 板条组织
分类号: TG142.11

高锰无磁钢的循环变形特征及其机制
罗治平 陈成澍

关键词:高锰钢 无磁钢 循环变形
分类号: TG142.7


[ 本帖最后由 xiaozhu0607 于 2007-11-15 12:2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追求卓越 + 8 版主适当奖励一下就算了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8 16: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碳含量,晶间腐蚀能合格,但强度会降低,利用锻造过程的工艺措施来提高强度。我们厂以前生产很多,用精锻机打成10米长的棒材。
后来精锻机不行了,就不生产了,当年偶干过这个钢种。呵呵,有技术诀窍的。当年中原特钢就干不了。现在应该可以了吧,他们有1200吨的精锻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2: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有1400吨径锻机的,上海宝钢有1300吨的,这次和他们都合作过,我要求550C开锻,打不动,放到750C锻,正好是碳化物析出的鼻尖处,大量碳化物析出的结果是强度上升、及格,晶间腐蚀不及格。全部报废。我干过护环钢50Mn18Cr5N,成功率高,但这次的0Cr18Mn13Ni3NbN因各种原因试验失败。无磁钢的资料总体上不多,基本集中在电站用护环的低温或室温变形强化方面。无磁钢钻铤方面也有一些。总之,谢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7 06:34 , Processed in 0.0441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