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8033|回复: 70

[原创] 冬天和夏天、白天和晚上的炉温区别如何解决?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56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2-19 17: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你可以用标准仪器进测量,并进行对比不就行了。我就是这样做的,简单易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15 21: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免后来者看了误解,塞贝尔定理、中间温度定律、中间导线定律不会变的。另外补偿导线功能也不会变的,因为它的应用范围达100℃,有的可达200℃。
你的试验为何出现偏差,说明炉温没有变,是什么导致显示变了?
是系统变量导致的。
1.温控仪在环境温度变化,最好进行环境温度补偿校准。否则引入测量误差。
2.温控仪的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50℃,如果温控仪环境补偿桥路采用硅管(负温度系数),工作条件环境温度只有:0~40℃。在55℃工作条件环境温度下使用将存在非确定误差。
3.仪表与冷端放在有严重干扰下使用。
4.铠装偶中间加热分流误差。
我在前面回帖中给出的一个思考,热端温度大大超过控温仪使用的环境温度(55℃与23℃),中间温度定律,控温仪输入端是加入55℃偶的mV值,而温控仪桥路补偿的是23℃的平衡电势,显示当然偏差很大了。
建议:1.准确测温用电位差计。如UJ33a、UJ37。用电子数字式,要考虑电磁干扰引入误差。
      2.在恒温环境(你已提到),或恒温实验室;或四季中。0℃用冰水槽。
      3.试验对比用电位差计。
      4.每个点放二等水银温度计监控。
      5.四季现场比对,对比的与实控的位置一致。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excellence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9: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我把对比温控仪和热电偶也接好线了,从2号渗碳炉的排气孔里插进去,一直插到和2号渗碳炉控制热电偶差不多的位置。
  现在对比热电偶也到温了。
我也在11点04分拍了一张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收起 理由
excellence + 20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的风 发表于 2012-12-12 03:40
我画了个图,配了讲解,你看看中间温度定律,仔细琢磨琢磨就明白了。

你这2个图我都看不懂啊。
不懂的地方有4个。
  1: 是不是2个图的意思都是炉子的实际温度900℃?
  2:图一  你说935℃-35℃=900℃。
          这个935℃从哪里来的?
  3:图二  900℃+35℃=935℃
     这个935℃准不准确?是炉子的温度吗?还是对比温控仪显示虚高?
  4:在我做实验的时候,我这个温度是由渗碳炉的控制温控仪控制的,可以说在我做实验的几个小时内,炉子的实际温度基本没有变化,那么。我这个对比温控仪究竟哪个温度是准确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12 1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shi_37 于 2012-12-12 19:58 编辑

同意王老师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12 19: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g1555 于 2012-12-12 21:39 编辑
一事无成 发表于 2012-12-12 19:10
你这2个图我都看不懂啊。
不懂的地方有4个。
  1: 是不是2个图的意思都是炉子的实际温度900℃?


王老师的答案就是我在25楼计算给你的一样,因为你对我的回复(我说得够详细,没基础的也能看懂)不屑一顾,所以我删掉了。自己琢磨吧。实际你问得问题就是我39楼给你的思考,与四季天气的关联,你却怀疑补偿导线问题。帖子开启而你绕一大圈,在我的理解你是在出考题考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天气稍微暖和点我就做实验。我会把实验情况用图片的情况发出来。
不管怎么说,我希望各位专家回的贴不管对错不要删掉。
本来论坛就是一个大家学习的地方。
  对热处理来说,准确的温度是很要紧的。
  很多合资或者外资厂是恒温厂房,不存在冷端温度波动问题。
   但是,国内很多热处理厂房应该没有恒温的条件。甚至温控仪所处的环境温度也是变化的。
   我也看过书了。补偿导线的作用是把冷端引到一个温度相对稳定的地方,然后补偿。相当于延长热电偶。但问题是,温控仪的环境温度也有变化啊。
    温控仪的价格从50元到几千元都有。温度补偿都做的很好么?
    补偿导线的价格也相差很多,难道都很标准么?
    其实我本来想用另外一个办法实验的: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候,用一只电子电位差计和一只室温计,先测出对比热电偶输出的毫伏值,减去室温的修正值,算出实际的温度,然后计算控制温控仪的修正值;到晚上温度较低的时候,再做一次,看晚上和白天控制温控仪的修正值是否一样。
   最后,我说明一下我发这个贴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这个问题有过考虑吗?用什么办法测量?我不是要和谁比个高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面这个实验我再说明3点:
1:我做实验的井式渗碳炉实际炉温是由渗碳炉自带的控制温控仪控制的,控制温控仪一直显示900℃。而且我做实验的时间不长,所以,我认为炉子的实际温度是基本没有变化的。
  2:我对比实验的温控仪和补偿导线都是价格比较贵的,是很正规的地方采购的。对比热电偶和温控仪专门送到金华技术监督局检定过。
  3:所有的热电仪表资料都认为,温控仪对室温变化有补偿作用;补偿导线可以补偿热电偶冷端的温度变化,只要所接的温控仪环境温度稳定。
   在上面3个条件下,我做实验的时候,当我把对比热电偶的冷端从35℃降到0℃的时候,在实际炉温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为什么对比温控仪的温度显示会从900℃上升到935℃?问题出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12 0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是指导,实践是结果.LZ要做这些试验,先搞懂理论,再根据热电偶检定方法实验下,区别在于1.工作偶放在热处理炉内 2.工作偶放在检定管式电阻炉内,冷端0℃,不是放在冰箱里能得到的,要放在冰瓶内.要得到准确结果,试验环境要放二等水银温度计测环境与控温仪表补偿电阻端的温度.控温仪表带补偿导线校准后温度误差修正值,等等..................这个玩了十几年了,现玩其他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2-12 10: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各位专家说得都有道理

分歧点在于对于冷端的理解

按照楼主图中的实验方法,图中的“冷端”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冷端
真正意义上的冷端是与直接与仪表接触的那一端。也就是说按楼主的方法使“冷端”到0度,实际上的冷端(通过补偿导线连接)还是35度。
我们再来看仪表的自动补偿
  补偿电桥法是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不平衡电压Uab作为补偿信号,来自动补偿热电偶测量过程中因冷端温度不为0℃或变化而引起热电势的变化值。补偿电桥由三个电阻温度系数较小的锰铜丝绕制的电阻r1、r2、r3及电阻温度系数较大的铜丝绕制的电阻rcu和稳压电源组成。补偿电桥与热电偶冷端处在同一环境温度,当冷端温度变化引起的热电势eAB(t,t0)变化时,由于rcu的阻值随冷端温度变化而变化,适当选择桥臂电阻和桥路电流,就可以使电桥产生的不平衡电压Uab补偿由于冷端温度t0变化引起的热电势变化量,从而达到自动补偿的目的。

通过上面的文字描述,我理解为补偿电桥的变化是随着它的电阻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冷端与电阻相连,那冷端的温度与电阻的温度一致。那就是说补偿电桥的变化是随着冷端的温度来变化的。

楼主提到用热电偶来代替这段补偿导线的话,我理解此时的冷端温度与放入冰中的“冷端”温度一样也是0度。因此与冷端相连的电阻也是0度,不用进行温度补偿。仪表显示的温度为900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excellence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11 1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原的风 于 2012-12-11 10:42 编辑

建议楼主好好看看热温仪表的书,特别是热电偶的测温原理、贝塞克效应、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然后再看看温度补偿的4种方法,就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了,你考虑的那个问题在校核后的仪表根本就不存在,实际上就是一个温度补偿问题,仪表生产厂家都已经做了。
注:如果没有资料,可以购买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热处理设备》一书,看看其中的温度仪表部分,给自己做个广告,版主别删啊,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chenze2008 + 5 推荐好书,岂能删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12-11 13: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温度控制应该是针对炉内的吧。跟外界没有什么关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11 15: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yxp8012 发表于 2012-12-11 13:12
我想温度控制应该是针对炉内的吧。跟外界没有什么关系吧?

“外界没有什么关系”是吗?你去掉控温仪后面的补偿电阻看看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7: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年的专业就是热处理,有一门课就是《测温仪表和感应装置》。我前几天已经翻出来复习过了。
   楼上的各位,你们仔细考虑下我那个实验中,冷端降到0℃后,对比温控仪显示温度升到935℃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7: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事无成 于 2012-12-11 19:01 编辑

重复发了一次,现在修改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12 03: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原的风 于 2012-12-12 03:52 编辑
一事无成 发表于 2012-12-11 17:17
我当年的专业就是热处理,有一门课就是《测温仪表和感应装置》。我前几天已经翻出来复习过了。
   楼上 ...


我画了个图,配了讲解,你看看中间温度定律,仔细琢磨琢磨就明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2-14 17: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chg1555 发表于 2012-12-14 09:24
热处理炉内温度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果。所以,你把你的困惑放出来讨论,更能解决问题。

  何必等到天暖,拿个电吹风就可以把温度改变了。
1.楼主的实验并不能说明仪表有问题。要验证仪表有没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要改变的是仪表接线端(新的冷端)的温度。
2.正如楼主所说,实验只是证明补偿导线有问题,并不具备补偿功能。
  要验证这两个问题,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验证仪表:用电吹风吹仪表与热电偶的接线端,冷端温度逐渐升高。只要保证两个接线点温度相同,仪表显示温度不变。反之则仪表不具备补偿功能。
2.验证导线:取与热电偶同型号的废旧热电偶的导线接在冷端(注意极性),再接补偿导线与仪表。这与楼主所讲的长偶是一个道理。改变热电偶接线端温度,只要不改变补偿导线接线点温度,仪表显示温度不变。至于补偿导线有无问题与显示温度是否准确之间的关系又当别论。

下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14 09: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处理炉内温度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果。所以,你把你的困惑放出来讨论,更能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10 19:5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在开开车,回家回家答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7: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3 23:33 , Processed in 0.0594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