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766|回复: 8

[讨论] 何为淬硬层?比功率的选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10 1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rclch27 于 2013-5-13 11:00 编辑

中频感应淬火,频率确定,淬硬层确定,就能确定能比功率,我们用的中频设备是KGPS07-250-8,我们的工件为φ14的圆柱杆件,采用方形铜管绕成的圆形感应器连续加热,加热管总长约1850mm,工件金相组织要求淬火马氏体,允许有微量铁素体;
     问:1、淬硬层深度,上面所述金相组织是不是说明要求工件全部淬透,一般检查芯部硬度为R/2处,淬硬层是多少?是半径值6.5mm?还是R/2处为3.5mm?
         2、疑惑:根据相关参考书中《圆柱形工件表面感应淬火频率选择》表所描述,f=2.5KHz,允许最小工件直径为35mm;f=8KHz,允许最小工件直径为19mm;而我们的工件直径最小为13mm,用我们所选的设备,那么直径上差距有点大,这中间是不是就是一个热效率的问题?还是其它原因?我们选的设备合适吗?
         3、加热层和淬硬层是什么关系?加热层如何理解?是不是指热透的层?我们没有生产过大件,大件感应加热,芯部应该是不能热透的吧!光依靠传导热,而我们的小工件,加热层是不是就是工件半径?淬硬层是不是≤加热层?
         4、计算中要用到一个感应器宽度的值,请问一下,这个感应器宽度是指哪一个尺寸?感应器的示意图见图片,是指单匝的方管边长A尺寸?还是感应器的加热管总长度B尺寸(是由几个感应器连接而成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10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着回答你几个问题:1.电源频率决定淬硬层深度 2.淬硬层深度小于加热层深度 3.感应器的宽度一般是指总的宽度,但是单根管子的宽度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5-10 18: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硬层的深度和加热层的深度关系主要看加热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10 19: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描述的工件为φ14的圆柱杆件,所采用方形铜管绕成的圆形感应连续加热,加热管总长约1850mm。加热面积看来比较大,那么单位面积比功率很小,于是加热速度不会太快。这显然是以穿透加热淬火为目的设置的。
     以表面某一深度得到硬化为目标的淬火,是采用较大的比功率保证加热速度快于钢材向内传热速度,使规定深度范围短时间达到淬火温度实现的,频率高电流透入深度浅硬化层薄,随频率减低电流透入深度变深可以得到不同深度淬火硬化层。
     频率高的可以通过控制减缓加热速度加上利用热量向内传导规律,得到比电流透入深度还深的淬火硬化层。有意识拖延加热速度可以实现材料表面至完全透热淬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09: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clch27 于 2013-5-13 11:03 编辑

谢谢各位关注我的帖子,
    邹工,我们的工件为φ14×430mm,金相组织要求为淬火马氏体≤4级,允许有铁素体≤2级;这个硬化层是多少?
     因为淬火硬度要求检查芯部硬度,所以我认为淬硬层就是工件半径,对不对呢?
     电参数是不是就是比功率、中频频率和加热时间三个参数?没得中频电压这个电参数吧!频率确定硬化层,比功率确定加热速度,加热时间来控制加热温度?对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13 14: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无语 于 2013-5-13 14:49 编辑

我觉得你表达的很不清楚
1.对金相组织的要求总有范围这个前提吧?比如说表面下3mm处马氏体4级。
若整个工件都要求马氏体小于4级,那就是完全淬透了。
2.要求检查心部硬度和淬硬层没有什么关系。很多工件都要求检查心部硬度,假如直径1000毫米的工件也要求检查心部硬度,难道你能说他的淬硬层是500mm?或者你至少应该说下图纸上要求的心部硬度是多少。淬硬层的深度的定义就是硬度达到表面要求的最低硬度x0.8时,此点与表面的距离。
3.比功率好像不能从设备上直接读出来的吧,你能读出来的只是电压电流这些东西。频率,加热时间,空冷时间(热传导时间),比功率(电压,电流,感应器面积),工件与感应器的距离都会影响硬化层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13 2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rclch27 发表于 2013-5-13 09:04
谢谢各位关注我的帖子,
    邹工,我们的工件为φ14×430mm,金相组织要求为淬火马氏体≤4级,允许有铁素 ...

你    是在采用感应加热装置做穿透加热淬火,淬火硬化深度与钢的临界淬透直径有关了。根据具体的材料牌号可以查找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5-14 08: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种规格的产品直径和电源的频率不匹配,加热温度达到淬火的温度存在困难
2.另外淬火后的冷却很关键,否则变形量太大,会给产品加工造成很大的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5: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书上看来,我也觉不相配呀,所以我也没有搞懂呀!但是现场生产一直干起的,很多年了,频率有用2.3KHZ的,有用6.4KHZ的,当然是两个厂家的中频。所以我才有疑问,从书上可知,2.5KHZ,硬化层最佳厚度为4~6mm,最大可达到7~10mm;硬化层6mm可选电流频率为1.5KHZ~8KHZ;根据后者,那么我们的设备是合理的。
   如邹工所言,我们是利用感应加热装置做穿透淬火。我说的金相组织是横截面的整个组织,不存在表面下几毫米的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2 19:18 , Processed in 0.0474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