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510|回复: 0

[讨论] 《实用热处理基础理论及应用》读书笔记(13)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7-15 14: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如题
      13.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钢中,一方面与铁和碳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合金元素之间互相发生作用,从而使钢的两个基本相(铁素体和渗碳体)、Fe-Fe3C相图、钢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以及淬火钢的回火过程等都有所改变。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不外乎是溶入铁素体中形成新相“合金铁素体”,或者形成“合金渗碳体”及“特殊碳化物”的形式。由于合金钢的组织成分发生变化,所以各种性能也发生很大变化。
      下面,逐一介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如下所述。
      (1)合金铁素体—— 形成合金铁素体的是不与碳化合而溶于铁素体的各种合金元素,如Ni、Si、Al、Co、Cu等。
特 点 及 其 影 响 规 律:合金元素加入后,引起固溶体晶格畸变,即起固溶强化作用,从而使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有所提高,而且随其含量增加,强度和硬度提高得十分明显,特别是Mn和Si的作用更加突出;合金元素对韧性的影响规律是,硅含量ωSi<1%,锰含量ωMn<1.5%时,其韧性不降低。铬含量ωGr<2%,镍含量ωNi<5%时,可以提高其韧性。
      (2)合金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的是与碳亲和力相对较强的各种合金元素,如Mn、Cr、Mo、W等。
特点及其影响规律:Mn、Cr、Mo、W等属于稍强或中等强烈形成碳化物元素,一般倾向形成合金渗碳体,如(Fe,Cr)3C、(Fe,W)3C等。
合金渗碳体较渗碳体略为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耐回火性,即其回火温度比同等含碳量的碳钢要高些,合金渗碳体的硬度也较高,是一般低合金钢中存在的主要碳化物。
     (3)特殊碳化物——形成特殊碳化物的是与碳亲和力很强的一些合金元素,如V、Nb、Zr、Ti等。
特点及其影响规律:由于这些元素与碳的亲和力很强,所以首先形成碳化物,而当其含量太多时也可溶入铁素体。中等强烈形成碳化物元素(Cr、Mo、W等)在含量(ωMe>5%)才倾向形成复杂结构的碳化物(如Cr23C6、Cr7C3等)和间隙相特殊碳化物(如TiC、Mo2C、WC等)。 特殊碳化物比合金渗碳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硬度和耐磨性。
下表是各种碳化物的硬度:
                                                        碳化物种类                                 硬度/HV
                                                         Fe3C                                     1150~1340
                                                        Cr23C6                                     1000~1520
                                                        Fe4Mo2C                                     1670
                                                       Cr7C3                                     1820
                                                       Mo2C                                         1800~2200
                                                      WC                                              2400~2740
                                                       VC                                              2500~2800
                                                       W2C                                              3000
                                                      TiC                                              3200


                                                                       (略)

                                                     图1-26  合金元素对铁素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2 01:25 , Processed in 0.0395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