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242|回复: 5

[讨论] 关于轴承渗碳层深度检测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1 2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请问,为什么在GB/T8881中规定渗碳层深度硬度法检测时,小于2.5mm时用维氏硬度检测,大于2.5mm的深度用洛氏硬度计,请问,为什么,有什么讲究么.还有就是关于硬化层梯度有没有相关的标准来规定怎么样的是合格的.谢谢赐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 收起 理由
xhlhz + 3 鼓励发起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1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好,看来你对规定教条化了,没有理解它。

1、2.5mm以上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是因为厚度足够了,不会被“打穿”造成不准的数据。
2、但是2.5mm以上的这个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用洛氏打如果合格了,那就合格,没有达到的话,说明渗层不够,对不对。
3、你如果要准确测量具体的渗层厚度值,当然还是用显微维氏了,也没人拦着你非要洛氏是不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 收起 理由
xhlhz + 3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0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好好学习学习

哦!好好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2 20: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uoy10227 的帖子

这两种方法应该是有误差,洛氏是淬火以后,维氏是指成品,应该看你的产品渗碳层要求是多少,才有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1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标有. 关键是保证40% 深度的高硬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10 21:21 , Processed in 0.0476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