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552|回复: 7

[求助] 新手请教 回火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00: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新手 请问 是不是回火的温度不同 获得的组织也不同 请专家指教下 现在多少度回火获得什么样的组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01: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的普通热处理
一.退火
     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
    钢的退火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1. 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是把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 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随炉冷却或埋入石灰和砂中冷却), 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完全退火一般用于亚共析钢。   

    完全退火的目的在于,通过完全重结晶,使热加工造成的粗大、不均匀的组织均匀化和细化,以提高性能;或使中碳以上的碳钢和合金钢得到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由于冷却速度缓慢,还可消除内应力。
2. 等温退火
    等温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高于Ac3 (或Ac1 ) 的温度, 保温适当时间后, 较快地冷却到珠光体区的某一温度, 并等温保持, 使奥氏体等温转变,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等温退火的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 能获得均匀的预期组织; 对于奥氏体较稳定的合金钢, 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
3.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为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二次渗碳体及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状化(退火前正火将网状渗碳体破碎),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作组织准备。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为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细小均匀的球状渗碳体。球化退火的加热温度略高于Ac1。球化退火需要较长的保温时间来保证二次渗碳体的自发球化。保温后随炉冷却。
4. 扩散退火
    为减少钢锭、铸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性,将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固相线以下100℃~200℃)的温度,长时间保温(10h~15h),并进行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
  扩散退火后钢的晶粒很粗大,因此一般再进行完全退火或正火处理。
5. 去应力退火
    为消除铸造、锻造、焊接和机加工、冷变形等冷热加工在工件中造成的残留内应力而进行的低温退火,称为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是将钢件加热至低于Ac1的某一温度(一般为500℃~650℃),保温后随炉冷却, 这种处理可以消除约50%~80%的内应力, 不引起组织变化。

二. 正火(常化)
    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对于亚共析钢)和Accm(对于过共析钢)以上30℃~50℃, 保温适当时间后, 在自由流动的空气中均匀冷却的热处理称为正火。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F+S, 共析钢为S, 过共析钢为S+Fe3CII。
    正火的目的是使钢的组织正常化,亦称常化处理,一般应用于以下方面:
    1.作为最终热处理  正火可以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化,减少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含量,使珠光体含量增多并细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2.作为预先热处理  截面较大的合金结构钢件,在淬火或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前常进行正火, 以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均匀的组织。对于过共析钢可减少二次渗碳体量,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3. 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三.淬火
    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亚共析钢为Ac3以上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为Ac1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钢的淬火温度范围

  常用的冷却介质是水和油。为了减少零件淬火时的变形,可用盐浴作介质。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1.钢的淬透性   

      钢接受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叫做钢的淬透性。

        钢的淬透性可用末端淬火法测定。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①碳含量 在碳钢中,共析钢的临界冷速最小,淬透性最好;亚共析钢随碳含量减少,临界冷速增加,淬透性降低;过共析钢随碳含量增加,临界冷速增加,淬透性降低。
    ②合金元素 除钴以外,其余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降低临界冷却速度,使C曲线右移,提高钢的淬透性,因此合金钢往往比碳钢的淬透性要好。
    ③奥氏体化温度 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将使奥氏体晶粒长大、成分均匀,可减少珠光体的生核率,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增加其淬透性。
    ④钢中未溶第二相 钢中未溶入奥氏体中的碳化物、氮化物及其它非金属夹杂物,可成为奥氏体分解的非自发核心,使临界冷却速度增大,降低淬透性。
    钢材经调质处理后, 淬透性好的钢棒整个截面都是回火索氏体, 机械性能均匀, 强度高, 韧性好,而淬透性差的钢心部为片状索氏体+铁素体, 只表层为回火索氏体, 心部强韧性差。



(a)完全淬透; (b)淬透较大厚度; (c)淬透较小厚度

淬透性不同的钢调质后机械性能的比较

2.钢的淬硬性  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叫钢的淬硬性,它主要决定于M的碳含量。   

四.回火

    钢件淬火后, 为了消除内应力并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 将其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 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叫做回火。
1.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为150℃~250℃。在低温回火时,从淬火马氏体内部会析出碳化物薄片(Fe2.4C), 马氏体的过饱和度减小。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 但量不多。所以低温回火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下贝氏体可忽略。
    低温回火的目的是降低淬火应力,提高工件韧性,保证淬火后的高硬度(一般为58HRC~64HRC)和高耐磨性。

2.中温回火

    回火温度为350℃~500℃,得到铁素体基体与大量弥散分布的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叫做回火屈氏体(回火T)。铁素体仍保留马氏体的形态,渗碳体比回火马氏体中的碳化物粗。

    回火屈氏体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韧性,硬度一般为35HRC~45HRC。

3. 高温回火

    回火温度为500℃~650℃, 得到粒状渗碳体和铁素体基体的混和组织, 称回火索氏体。



回火索氏体

    回火索氏体(回火S)综合机械性能最好, 即强度、塑性和韧性都比较好,硬度一般为25HRC~35HRC。通常把淬火加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

    钢在回火时会产生回火脆性现象, 即在250℃~400℃和450℃~650℃两个温度区间回火后, 钢的冲击韧性明显下降。

    钢回火时性能的变化:

    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变化               40钢机械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08: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的比较模糊,与材质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如碳钢与高合金钢,抗回火性能不同,在不同温度下,其回火组织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11-15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看你还是先看热处理入门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1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11-15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的回火组织与性能
A、回火马氏体。是低温回火(150~250℃)组织。它保留了原马氏体形态特征。针状马氏体回火析出了极细的碳化物,容易受到浸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体温回火后马氏体针变黑,而残余奥氏体不变仍呈白亮色。低温回火后可以部分消除淬火钢的内应力,增加韧性,同时仍能保持钢的高硬度。
B、回火屈氏体。是中温回火(350~500℃)组织。回火屈氏体是铁素体与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极细混合物。铁素体基体基本上保持了原马氏体的形态(条状或针状),第二相对渗碳体则析出在其中,呈极细颗粒状,用光学显微镜极难分辨。中温回火后有很好的弹性和一定的韧性。
C、回火索氏体:是高温回火(500~650℃)组织。回火索氏体是铁素体与较粗的粒状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碳钢回火索氏体中的铁素体已经通过再结晶,呈等轴细晶粒状。经充分回火的索氏体已没有针的形态。在大于500倍的光镜下,可以看到渗碳体微粒。回火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应当指出,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是淬火马氏体回火时的产物,它们的渗碳体是颗粒状的,且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而淬火索氏体和淬屈氏体是奥氏体过冷时直接形成的,其渗碳体是呈片状。回火组织较淬火组织在相同硬度下具有较高的塑性与韧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16: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火马氏体(S)
1.组织: 与淬火马氏体硬度相近,而脆性略低的黑色针叶状组织
2.特性:
淬火钢重新加热到150-250℃回火获得的组织.
硬度一般只比淬火马氏体低HRC1-3格,但内应力比淬火马氏体小

索氏体(S)
1.组织: 铁索体和较细的粒状渗碳体组成的组织
2.特性:
淬火钢重新加热到500-680℃回火后获得的组织.
与细珠光体相比,在强度相同情冲下塑性及韧性都高,随回火温度提高,
硬度和强度降低,冲击韧性提高.硬度约为HRC23-35.综合机械性能比较好.
索氏体有的叫二次索氏体或回火索氏体
屈氏体
屈氏体(T)组织或特性
1.组织: 铁索体和更细的粒状渗碳体组成的组织
2.特性:
淬火钢重新加热到350-450℃回火后获得的组织.
它的硬度和强度虽然比马氏体低,但因其组织很致密,仍具有较高的强
度和硬度,并有比马氏体好的韧性和塑性,硬度约为HRC35-45.
屈氏体有的叫二次屈氏体或回火屈氏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5 16: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钢回火时组织转变概况

碳素钢淬火后在不同温度下回火时,组织将发生不同的变化。由于组织变化会带来物理性能的变化,而不同的组织变化,物理性能的变化也不同。通常根据物理性能的变化把回火转变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类回火转变:M 分解为回火M,80~250℃;
第二类回火转变:残余A 分解为回火M 或B 下,200~300℃;
第三类回火转变:回火M 转变为回火T(亚稳碳化物转变为稳定碳化物),250~400℃;
第四类回火转变:回火T 转变为回火S(碳化物聚集长大,α再结晶),400~700 ℃。 本帖最后由 laoguei 于 2009-11-15 23:32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1-16 1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问题是不同的钢材淬火后选择不同的回火温度,得到不同的回火组织,以达到各需的合理组织技术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28 04:59 , Processed in 0.0514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