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778|回复: 15

[讨论] 渗碳对螺纹有什么影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8 1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各位大师:
      我现在正做一种20Cr材质的轴类零件,要在零件表面攻丝,考虑到渗碳后攻丝难以加工,我采用先攻丝后渗碳的工序流程,渗碳后进行回牙处理,现在以通过检验的要求。但我担心渗碳会把丝牙渗透(渗碳深度1.0~1.5mm)。不知道大家做过类似的工艺 不?发现过什么不良的后果不?

签到天数: 10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18 1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防渗涂料进行螺纹部位的保护。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1-18 20: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你的产品的人要倒霉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wangqinghua196

现在我想知道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哦,诚请相告!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1-18 2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剖试样看一下,M20以下的螺纹,肯定把丝牙渗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8 2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渗透后的丝牙硬而脆使用中易发生崩牙现象,问题在于考虑丝牙部位服役条件及具体情况。无冲击受力小勉强可以,否则应当用防渗剂涂覆螺牙,或局部高温感应加热回火克服硬脆现象。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1-18 2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后又攻丝,请问那渗碳的目的是什么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18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听他们忽悠,如果是盲孔的没事,如果是通孔的话渗碳之前拧个螺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9 08: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是做一下防渗处理,要不会渗透,影响质量!!!

签到天数: 113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1-21 22: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防渗涂料处理方法简便,效果好。我们单位就这样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6 0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首先要确定渗碳部位.
我想你要的渗碳部位肯定不是螺纹吧,
可以先不加工螺纹,而是在将要加工螺纹的地方刷以防渗碳涂料即可,
注意按照技术要求正确刷涂,否则影响保护效果.
这样渗碳淬火后,刷涂料保护的地方不会淬硬,不影响机械加工.
即使遇到已经加工有螺纹的工件,也可以通过涂料保护,
不会出现某些人说的渗透现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6 07: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进行螺纹防渗或不防渗热后螺纹退火。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3-6 19: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防渗涂料处理就OK了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3-8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ljgljg


    顶,加螺栓或螺帽就行,简单实用省工省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9 1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你的产品的人要倒霉了。
wangqinghua196 发表于 2010-1-18 20:00



    同意!!!你要是大批量螺纹的话,建议还是增加一个高频加热退火工序,这种机床又不是很贵,量少的话那就涂反渗透材料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3-9 22: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拧螺栓、防止把螺纹渗透、抛丸之后再把螺栓取下、可以防止钢砂进入孔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0 20:50 , Processed in 0.0545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