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825|回复: 10

[求助] 轴承钢 氮碳共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4-5-1 14: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有帖子知道轴承钢氮碳共渗。检测 层深的实验检测方法的没,金相法不明显。硬度法试了也不行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5-3 1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轴承钢,表面还要氮碳共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4-5-1 16: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氮碳共渗层深很浅,维氏硬度才能打出来层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7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5-3 07: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轴承钢碳已经很高了, 到了这个碳含量,硬度已经极限,硬度法不合格,还是只能金相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5-3 12: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一下高温回火,测量维氏硬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4-5-3 17: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相法和硬度法都可以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7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5-4 08: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查资料,发现应用维低硬度检测,以550HV1处为硬度界限,前提是检测前样品需要经过480℃X1小时的高温回火。这个方法你可以考虑试验一下。毕竟资料能说出来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5-6 10: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硬化层深度可以参照GB/T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ISO2639;也就是从表面到维氏硬度为550HV1处的垂直距离,这个550HV1称为界限硬度。如果渗层深度小于0.3的件,要参照GB/T9451-2005(ISO4970)《钢件薄表层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为准。两个标准关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定义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5-6 10: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常用的碳氮共渗后深度测量方法有断口法、金相法和硬度法。,但是碳氮共渗后要保证渗层内含有一定的氮,所以一般共渗后采用直接淬火,这样可以使渗层和芯部组织分界很明显,所以淬回火后常用金相法测量相对简单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9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4-5-8 07: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JB/T7363-2023,标准群主已经发出来了,自己下载一个看看,说得很详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4-5-19 11: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JBT7363-2023标准上有轴承钢碳氮共渗检验方法,480°回火后检验维氏硬度,检验硬度至比基体硬度高2HRC处,金相法见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7 01:19 , Processed in 0.0494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