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933|回复: 12

[求助] 井式气体渗氮炉的炉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11: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请问:井式气体渗氮炉的炉压一般是多少?谢谢大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14: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 400MPA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15: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zzk060907
单位是不是写错了,400MPa 炉压太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k060907 于 2010-7-19 17:19 编辑

回复 3# Jasen
就是那个U行压力计  差是400  单位不是MPA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17: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sen 于 2010-7-19 20:07 编辑

回复 4# zzk060907
单位应该不是Mpa,1Mpa(兆帕)=10bar(巴)=10000mbar(毫巴),  渗氮炉炉压一般都是mbar(毫巴)级的。

签到天数: 13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7-19 18: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水压力计保持80-120mm就非常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18: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根据你的炉罐大小来确定呀!我们900直径的是1400~2600;1300直径的是1300~2700(玻璃U型管测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9 18: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一下两篇文章(摘要)
1.炉压对软氮化渗层质量的影响
                                          (浙江工学院  楼白杨)
    一般认为,气体软氮化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渗层的重要工艺参数,而对炉压不大注重,只要维持正压即可。在用SL78-157软氮化炉对汽车刹车制动活塞进行570℃×3h气体软氮化(渗剂为甲酰胺加20-30%尿素)生产中发现:炉压在0~5mm水柱范围内时,其零件盲孔内端无白亮层形成;炉压在20~70mm水柱范围时,可形成7-10μm的白亮层(HVm>450)和0.50mm的扩散层;零件外表面随着炉压的提高,其白亮层厚度增加。这说明,炉压亦是气体软氮化的一项重要工艺参数。仅维持炉内正压是不够的,必须使炉内维持一定的压力。
   炉压对软氮化渗层质量的影响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理解:
   (1)炉压对炉内气氛的影响。主要是控制炉压不仅在于阻止空气侵入炉内,而且保证足够的氮、碳浓度。
   (2)炉压对气体扩散的影响。在气体软氮化过程中,由于气体介质的对流,零件表面存在一层平行于界面流动的层流流体,即边界层,零件盲孔内壁处,由于气体介质传递受阻,边界层厚。
                                                                                 —摘自《热加工工艺》(1991,NO.4)

2.炉压对气体渗氮过程的的影响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李峰等)
    摘要: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指出影响气体氮化四要素即温度、时间、分解率和炉压。作者认为,在温度和分解率一定的情况下炉压是决定气体渗氮成败的关键因素。
    原工艺:510℃,分解率18~40%,时间长短视渗层深度而定,一般按0.01mm/h计算,对炉压不作具体规定(只规定保持正压即可),渗氮结束后罐冷至100℃以下出炉。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小炉子加工的产品均合格,包括硬度和外观颜色的均匀性,但大炉子在装炉量比较小时合格,而装炉量较大时,靠炉底部位硬度和外观合格,但炉子中上方的工件颜色比较亮,硬度也严重不均匀。
    新工艺:510℃,分解率18~40%,时间长短视渗层深度而定,一般按0.01mm/h计算,炉内压强始终保持在5Kpa左右(炉内压强用膜盒压力表测定),渗氮结束后罐冷至100℃以下出炉。工艺改进后,工件外观均匀、硬度均匀渗层均匀。
    控制工艺温度、时间、分解率和炉压的气体渗氮工艺,对于气体氮碳共渗也同样适用。实践证明,该工艺推广到Φ3500mm的炉子上,效果也非常好。采用这样的工艺,还可以省去Φ3500mm的炉子炉盖上的风机。氮碳共渗时,通过控制其温度、时间、炉压极其理想的效果是,炉压保持在12Kpa左右。
                                                                         ——摘自《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8,No.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般是U形管水注11-12cm左右,有时气流太大了,还要多一点点13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2: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桔子


    炉压是可以通过排气阀调节的。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7-20 1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用注水的U型压力计10--12CM的压力有点高了,这样不好控制分解率。
个人认为5-8COM比较好控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18: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0-7-20 19:01 编辑
如果是用注水的U型压力计10--12CM的压力有点高了,这样不好控制分解率。
个人认为5-8COM比较好控制!
认识精英 发表于 2010-7-20 12:56



    为什么分解率就不好控制了?我们的75KW气体氮化炉氮化的多种产品,其炉压均控制在90~170mm水柱范围,未见对分解率有什么影响,因为分解率的控制范围本身就比较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0 2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压只是起到炉内的压力大于炉外的压力,防止空气进人炉中的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7 21:45 , Processed in 0.0496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