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601|回复: 6

[求助] 球化退火的本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4 14: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laimin2233 于 2011-2-24 23:36 编辑

球化退火的关键在于奥氏体中要保留大量未溶碳化物质点 ,并造成奥氏体碳浓度分布不均           请问为什么奥氏体碳浓度分布不均(即出现高碳区与贫碳区)在A1温度以下时就能形成弥散的渗碳体颗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5 19: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aimin2233
如果与你的工作内容有关, 建议你系统地学习一下热处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5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氏体形核后便开始长大。奥氏体晶核形成以后,它的一侧与铁素体相邻,而另一侧与Fe3 C相邻。假设它们的界面是平直的,则根据Fe-Fe3C相图可知,奥氏体中的碳浓度是不均匀的。与Fe3 C相邻界面的碳浓度高于奥氏体与铁素体相邻界面的碳浓度。因此,碳在奥氏体中的分布出现梯度,并引起碳在奥氏体中不断地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从而破坏了相界面的平衡。为了恢复平衡Fe3C就不断地溶人奥氏体,以保持它们之间的相界面的碳浓度。与此同时,在另一侧界面上,由于奥氏体的碳原子向铁素体中不断扩散,致使铁素体不断转变为奥氏体。这样奥氏体的两个界面就不断地向铁素体和Fe3C方向移动,奥氏体便长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搬运工


  谢谢你的提醒    关键是我学了   这一点没看懂   可能太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李志飞


    谢谢对我的回复    但你说的是奥氏体的长大   我说的是球化退火时为什么形成弥散的渗碳体   从而形成粒状珠光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 1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物体,球状的比表面积最小,相对来说,同等条件下,自由能也最低所以形成粒状珠光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3-2 20: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碳浓度分布不均就会形成弥散的渗碳体颗粒,它只是形成弥散渗碳体颗粒的一个条件,要形成弥散渗碳体颗粒还要靠随后的冷却速度,等温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5 22:48 , Processed in 0.0480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