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8827|回复: 16

[求助] 回火索氏体或回火马氏体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1-6 15: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封科贤 于 2015-1-6 15:33 编辑

一。图1和图2为1022或1018材料,淬火温度880,时间45分钟;回火温度为500,时间35分钟,硬度HV30 200;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吗?
二。图3为1022材料,淬火温度880,时间40分钟;回火温度为360,时间78分钟,硬度HV30320;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6 18: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怎样冷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8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6 19: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冷却不足,有网状屈氏体,少量铁素体。应该是回火屈氏体和索氏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6 23: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yonghe 于 2015-1-7 01:59 编辑

第3张怎么看不到板条特征?我将第3张编辑截图结果如下

明显的粒状贝氏体,较低温度回火变化不大。第1、2张就是这种组织的高温回火,可以叫回火索氏体吧。(不确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08: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后在80度油温冷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1-7 09: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和第二张可以叫回火索氏体,特别是第二张,很明显。第三张图沿晶界(网状)析出了一些非马氏体组织,360度回火应该不是回火马氏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7 18: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封科贤 发表于 2015-1-7 08:25
淬火后在80度油温冷却的

不是所有钢都使用在马氏体状态,也可以使用在粒状贝氏体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9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说是粒状贝氏体,应该不对吧,处理工艺就不是。结合金相和硬度值,个人认为3个图中均有粒状碳化物分布在基体上,结合硬度推断:图1&图2是回火索氏体,图3是回火屈氏体。请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9 18: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yonghe 于 2015-1-9 18:39 编辑
dchj0532 发表于 2015-1-9 11:03
有说是粒状贝氏体,应该不对吧,处理工艺就不是。结合金相和硬度值,个人认为3个图中均有粒状碳化物分布在 ...


那为什么屈氏体的颗粒物比索氏体的颗粒物还多?把两张截图放在一起看看吧。图3就是粒状贝氏体。那种淬火工艺本意是得到贝氏体再500度回火。没必要淬火成马氏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9 1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见是图1和图2是回火索氏体,图1和图2借鉴了照片,但更依据硬度;图3是回火屈氏体,借鉴了硬度,但依据了图片,碳化物颗粒已经从马氏体中析出,但因温度较低,看起来更细化,也更倾向于马氏体原始形态和位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0 22: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你说的材料不熟悉,感觉三张照片都不太像回火索氏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11 08: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yonghe 发表于 2015-1-9 18:31
那为什么屈氏体的颗粒物比索氏体的颗粒物还多?把两张截图放在一起看看吧。图3就是粒状贝氏体。那种淬 ...

图3,回火温度360。此外也可能与楼主金相检查的拍摄位置有关,心部和边部肯定会有区别,请楼主详细介绍下吧,以便讨论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2 2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dchj0532 发表于 2015-1-11 08:27
图3,回火温度360。此外也可能与楼主金相检查的拍摄位置有关,心部和边部肯定会有区别,请楼主详细介绍下 ...

你好,我也觉得图2有粒状贝氏体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13 1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神的世界 发表于 2015-1-12 20:47
你好,我也觉得图2有粒状贝氏体特征

感谢巴科长指导,我再悄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3 15: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2绝对是回火索氏体,我们做的调质的组织形态与楼主的是一样的,并且根据温度硬度等都可以得知;图3我认为是托(屈)氏体。我对粒状珠光体的形成机理不是很了解,哪位专家能够帮忙解释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3 15: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mlabm1985 发表于 2015-1-13 15:02
图1、2绝对是回火索氏体,我们做的调质的组织形态与楼主的是一样的,并且根据温度硬度等都可以得知;图3我 ...

你说的是对的,这种索氏体、屈氏体是由粒状贝氏体回火得到的,不是马氏体回火得到的。到了索氏体没什么区别,屈氏体可看到区别。前者保留粒状结构,后者保留马氏体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4 22: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yonghe 发表于 2015-1-13 15:19
你说的是对的,这种索氏体、屈氏体是由粒状贝氏体回火得到的,不是马氏体回火得到的。到了索氏体没什么区 ...

冯工,能否解释一下粒状贝氏体的形成机理,我不是很了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8 02:55 , Processed in 0.0630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