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8659|回复: 16

[求助] 45号钢屈服能否达到655Mpa?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17 14: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请教一下,通过什么工艺可以让45号钢的屈服强度达到655Mpa, 延伸率>16%. 谢谢!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5-17 2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详细说明所用热处理试样的尺寸和长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3: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很简单,锻件,其规格为2.5“X3.0"X2.75"的一个方块,正中间有一个1.375”的通孔。我想用直径为30毫米的试棒来做实验。
请问试棒合理吗?用什么温度调质能到达655Mpa的屈服啊?
目前,我们用850度淬火+480度回火。其抗拉达到了893Mpa,屈服达到了638Mpa,延伸为17%。
谢谢!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5-18 1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合理,工件指定达不到,而且还要看你工件上的取样位置。这材料很难达到。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5-18 1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Bruce0913


    你的淬火液是什么啊,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采用的是水淬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能否说明不合理的原因。我当时考虑了锻件的厚度小于30毫米。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5-18 14: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弄明白,你上面标的单位我当成“米”了,如果这样的话还是可以的。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5-18 21: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采用850度淬火+480度回火。抗拉强度只有893Mpa,你检测过硬度没有。应该是组织有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18 2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质回火温度提高到540度看看,应该能够达到要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硬度检查过了,热处理好试棒没有加工前HRC31, 试棒加工好了后硬度为HRC28。 如果提供回火温度,其强度会不会进一步下降?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5-21 14: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回火温度,强度应该会下降吧。提高淬火温度试试。再者,你的延伸率不是稍大吗,稍微降低点回火温度看能否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1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提高冷却速度,才有指望提高屈服强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5 16: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步入热处理行业,来这里取经,学习了

签到天数: 27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5-27 09: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feitianyangzi86


    一般来说,提高回火温度的话,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会同时降低,但是屈服强度会下降的更多。
也就是说屈强比随回火温度的提高会下降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3 0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工件的尺寸很小,而且还有通孔,所以应该选用小直径的淬火试样,比如φ15或φ10的试样随工件一起淬火+回火,这样的话,性能应该会提高不少的,本人拙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4 1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式样的尺寸和取样的部位应该是有规定的,而且还要看该产品的用途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5 05:25 , Processed in 0.0540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