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565|回复: 9

[求助] 求 去氢退火工艺保温时间的确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0 0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在网上找资料对这方面的介绍很少,感觉很保守。
希望各位专家能提供点信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0 1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初出茅庐


    不要在网上找,自己找本教科书或工具书看看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5: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孤鸿踏雪


    回专家 手里资料都没有介绍去氢退火的。所以才在网上发帖子求助  希望专家给点宝贵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1 15: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0-7-14 06:58 编辑

回复 3# 初出茅庐


    去氢退火就是脱氢退火。
    氢在铁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温度相同时,氢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不在奥氏体中小,但氢在铁素体中的扩散系数则大于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由此可见,为使氢从钢中脱溶,大型工件锻轧后,应立即冷至C曲线鼻尖温度,使之尽快装便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组织,并在次温度长时间保温。这样处理可获得最佳脱氢效果,因为氢在此温度溶于铁素体最少,扩散速度很大,容易逸出。
    脱氢退火的等温温度一般为580~660℃;等温时间通常按每百毫米5~10h计,冷却速度一般控制在20~40℃/h,在100~150℃出炉冷至室温。
    不同材料的脱氢退火工艺应依据该材料的C曲线的特征而编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1 17: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氢退火,不同的书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我手头的资料就叫扩氢退火。不管叫什么,但意思都一样。
资料摘抄如下:氢在钢的不同组织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它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显著小于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它在铁素体中的扩散能力却又显著大于在奥氏体中的扩散能力。去氢退火的要点即在于使锻件锻后尽快地进行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使氢脱溶析出,继之以在铁素体得以稳定存在的最高温度下(略低于A1),进行长时间保温。在上述条件下,氢的溶解度较小,而扩散能力却很大,因此就可造成氢以最大速度扩散。结果是一部分氢扩散逸出工件;剩下的氢则自含量高处扩散至含量低处,减少了工件中氢的偏析;同时还使氢扩散到工件中的不致密处,并有原子态变为不活跃的分子态。由于这温度下钢的塑性较好,所以氢分子形成时所产生的压力可通过塑性变形而松弛,从而防止了白点的产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1 17: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类型钢的去氢退火工艺是不同的:
碳钢及低合金钢,这类钢过冷奥氏体在珠光体转变区的稳定性较小,所以在620~660度等温,奥氏体即迅速转变为珠光体,这个温度也是氢扩散较快的温度。
中合金钢,这类钢的过冷奥氏体在珠光体转变区很稳定,而在贝氏体转变区稳定性小的多。如34CrNi3Mo钢在600~620度下,其过冷奥氏体要等温15分钟后才开始珠光体分解,而完全分解则要15小时以上,但在280~320度下只需10分钟就可有95%分解为贝氏体,因而这类钢应先过冷至280~320度,使奥氏体尽快分解,然后再加热到600~660度,进行长时间保温,使氢扩散。
高合金钢与中合金钢不同的是在贝氏体转变区等温后再进行一次重结晶,改善组织和提高工件中氢分布的均匀性,同时细化晶粒,降低奥氏体的稳定性。然后再一次在贝氏体转变区等温后,加热至600~660度长期保温,进行扩氢。(这种处理也称作波动退火)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1 17: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孤鸿踏雪:
氢在铁中的溶解度,此中的铁应为钢吧。
请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不在奥氏体中小,请应为氢。
使之尽快装便,装便应为转变。
并在次温度长时间保温,次应为此。
脱氢退货,货应为火。
楼主专家可能是在比较匆忙的情况下回的帖,请楼主在空闲时编辑此帖。并删除本人此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2 14: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LZ:去氢退火 是不是为了消除白口缺陷而进行的热处理工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4 05: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上专家的回复甚有收获,但出现有点疑问“另一方面,它在铁素体中的扩散能力却又显著大于在奥氏体中的扩散能力。”

不是温度越高 原子扩散越快吗?为何说 铁素体中扩散能力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4 0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狂龙


    感谢提醒,我已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14 19:20 , Processed in 0.0527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