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1|回复: 3

[求助] 求:网带炉热处理淬火油的检测频率、热电偶、氧碳头的更换或检测频率等标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昨天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各位老师好:求网带炉热处理淬火油的检测频率、热电偶、氧碳头的更换或检测频率、前清洗的更换频率、炉温的检测频率等标准化资料

签到天数: 17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昨天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参照CQI-9《特殊过程:热处理系统评审》、AMS 2750H《高温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Ethan-fan 发表于 2025-8-6 11:59
建议参照CQI-9《特殊过程:热处理系统评审》、AMS 2750H《高温测量》。

谢谢,您有这两个文件吗?能发给我吗?564093462@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6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昨天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淬火油检测频率
淬火油的性能主要关注冷却性能 (最关键)、氧化稳定性 、清洁度 和基本理化指标 。

冷却性能:
检测项目: 冷却曲线测试(使用符合ISO 9950或ASTM D6200标准的冷却性能仪),获取最大冷速、300℃冷速、特性温度、蒸汽膜阶段时间等关键参数。
频率:
关键/高要求产品: 每周或每两周一次 。特别是新产品上线、油温/搅拌变化、大量新油补充后。
常规/稳定生产: 每月一次 。这是最普遍的最低要求。
频繁使用/高负荷/小油槽: 考虑增加频率(如每2-3周) 。
油槽容量小或产品要求极高: 可能需要每周 。
参考依据:
CQI-9 (汽车行业):要求每月监控冷却性能特性(如最大冷速、300℃冷速),稳定性不佳时更频繁。
AMS2750E (航空):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油,但基于过程控制理念,要求关键特性受控。冷却性能对产品性能(硬度、组织、变形、开裂)影响巨大。
经验法则:油的冷却性能变化比理化指标更快,直接影响结果。每月是维持过程控制的最低可行频率。
注意: 每次测试应在标准条件 下进行(规定油温、搅拌强度、探头类型、测温深度),确保结果可比性。记录测试条件 。
基本理化指标:
检测项目: 粘度(40℃)、闪点、水分含量、酸值。
频率:
粘度/闪点/水分: 每季度一次 。水分需重点关注,尤其潮湿环境或油温不高时(水分超标会急剧恶化冷却性能并增加变形/开裂风险)。
酸值: 每季度一次 。反映氧化程度。
参考依据: 这些指标变化相对较慢,但季度检测可监控油的劣化趋势,为换油决策提供依据。CQI-9要求至少每季度监控这些特性。水分可根据情况增加频率(如每月)。
污染与清洁度:
检测项目: 油泥/沉淀物含量、不溶物含量。目视检查油槽底部和表面浮渣。
频率:
目视检查/清理: 每周 (清理撇渣器、检查液面杂质)。
油泥/不溶物定量测试: 每半年一次 或根据目视情况安排。
依据: 污染物(氧化产物、外来杂质)会堵塞过滤器、影响冷却均匀性、加速老化。定期清理和过滤是日常维护的一部分。
换油标准 (基于检测结果):
冷却曲线关键参数(如300℃冷速)超出工艺允许范围(通常±10-20%),且无法通过调整油温、搅拌或补加新油恢复。
粘度变化超过新油的±15-20%。
酸值急剧上升或超过规定限值(如>2.0 mgKOH/g,具体看油品类型)。
水分含量持续超标(>0.05-0.1%,具体看工艺)。
油泥/不溶物含量过高,严重影响清洁度和冷却均匀性。
闪点显著下降(安全风险)。
油已使用超过1-3年 (强烈依赖油品质量、使用强度、维护水平)。小油槽、高负荷工况换油周期短(可能<1年),大油槽维护好可达2-3年。
二、 热电偶检测与更换频率
热电偶是关键的温度传感器,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工艺温度控制。

校准/校验:
系统精度测试:
频率: 至少每月一次 。这是行业通用且强制性的最低要求。
内容: 使用经过溯源校准的便携式标准热电偶(通常精度更高)与炉内工作热电偶(控制偶、超温偶等)在工作温度 下进行比对读数。记录偏差。CQI-9和AMS2750E都明确要求每月SAT。
炉温均匀性测试:
频率: 至少每年一次 。设备大修、搬迁、工艺温度变更、或SAT结果异常时需要增加。
内容: 在炉膛工作区域内布置多个(通常≥9支)经过校准的TUS热电偶,测试炉膛在各工作温度点的温度均匀性(如±10℃, ±15℃等)。AMS2750E和CQI-9是核心依据。
热电偶本体校准:
频率: 更换新偶时必校 。对于从炉上拆下的旧偶,如需继续使用或作为备用,建议重新校准。现场使用的TUS/SAT标准偶需定期(如半年或一年)送外校准。
更换:
固定周期更换(推荐): 对于关键控制点 的热电偶(如控温偶、超温偶),无论其当前校验结果如何,每6个月强制更换一次 。
依据: AMS2750E对此有明确规定(Class 1-3设备)。这是基于可靠性的预防性维护,避免偶丝老化、绝缘劣化、污染等因素导致的潜在漂移或失效风险。
视情更换:
SAT偏差超标: 在每月SAT中,如果工作偶与标准偶的偏差超过允许限值(通常为±1.5℃或±2℃或炉子精度要求的一半,取小者),且无法通过调整补偿值修正,需立即更换。
物理损伤: 保护套管破损、弯曲、偶丝暴露、接线松动/腐蚀等。
响应速度异常变慢。
历史数据趋势: 虽然未超标,但偏差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
TUS/SAT标准热电偶: 按校准证书有效期更换/复校。通常证书有效期1年。
三、 氧探头/碳势控制头的检测与更换频率
氧探头是碳势控制的核心传感器,其状态直接影响渗碳/碳氮共渗等工艺质量。

日常校验:
钢箔定碳:
频率: 至少每周一次 。对于关键产品或高碳势工艺,可增加到每班次或每天 。
内容: 在工艺温度下,将已知成分的薄钢箔放入炉内特定位置(靠近探头)保温一定时间(通常20-60分钟),取出后快速冷却,分析其含碳量(化学法或光谱法)。将实测值与氧探头显示碳势对比,计算偏差。是验证碳势准确性的“金标准”。CQI-9强烈推荐使用。
标准气体校验:
频率: 每班次或每天至少一次 (甚至在每炉产品开始前)。是应用最广泛的快速校验方法。
内容: 向氧探头通入已知成分(特定CO比例和碳势)的标准气体(如Endo气、N₂+CO或N₂+CO+CO₂混合气),将氧探头显示的mV值或计算碳势与标准气体标称值对比。允许偏差通常为±0.05% C。CQI-9要求至少每8小时一次。
参比空气检查: 定期检查参比空气是否畅通、流量是否稳定(通常0.1-0.3 LPM)。流量异常会影响探头输出。
更换:
氧探头没有绝对固定的更换周期 ,寿命从数月到两年以上不等,取决于:
工艺温度(高温缩短寿命)
炉气成分(碳黑、硫污染)
工艺类型(连续渗碳 vs 间歇)
参比空气质量(水、油污染)
维护水平(烧碳黑)
探头质量
更换依据(视情更换):
校验(钢箔/标准气)持续超标: 偏差超过允许限值(如±0.05% C),且无法通过标定/调整修正。
响应速度过慢: 通入标准气后,读数稳定到目标值所需时间过长(>5-10分钟),影响工艺控制精度。
输出不稳定/波动大: 碳势显示值异常跳动。
无法校准: 基础电动势超出正常范围。
物理损坏: 陶瓷管破裂、加热元件损坏(如果内置)、参比空气接口损坏。
积碳严重/烧碳黑无效: 探头端部碳黑堆积严重,影响气体扩散。
历史数据趋势: 需要越来越频繁的标定才能维持精度。
建议: 即使未失效,也应至少每12-18个月 考虑预防性更换(尤其是关键工艺),或准备备用探头。记录探头的累计运行时间和关键事件(烧碳、维修、严重超标)。
四、 标准依据总结
AMS2750E (航空材料规范 - 高温测量): 热电偶SAT/TUS频率、热电偶更换周期(6个月)、仪表校准的核心标准,尤其在航空和高端领域是强制要求。对氧探头校验频率要求不如CQI-9具体。
CQI-9 Special Process: Heat Treat System Assessment (热处理系统评估 - 汽车行业): 对淬火油监控(冷却性能、理化指标)、热电偶校验(SAT)、氧探头校验(钢箔、标准气)的频率有非常具体和强制性的要求。是汽车供应链的核心标准。
设备制造商手册: 提供特定设备部件的维护和更换建议。
油品供应商建议: 提供特定淬火油的最佳检测项目和频率。
内部工艺规范和质量要求: 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风险制定更严格的标准。
历史数据和性能趋势: 分析过往检测结果和设备故障记录,优化频率。
五、 关键总结与建议
淬火油: 冷速测试最核心,每月是底线。 理化指标季度测。水分、污染勤检查。换油看数据和年限(1-3年)。
热电偶: SAT每月必须做。 TUS每年必须做。关键控温偶半年强制换! 损坏、偏差大随时换。
氧探头: 标准气校验每班次做! 钢箔定碳每周做! 没有固定寿命,看校验结果和响应速度。一般1-2年或更短。
风险导向: 产品要求越高、工艺越关键、设备负荷越大,检测频率应越高,更换应更积极(预防性更换)。
记录完整: 所有检测、校验、更换、调整操作必须有清晰、完整、可追溯的记录。
预防为主: 严格执行定期检测和预防性更换计划,远比出了问题再处理成本低、风险小。
务必根据你的具体生产工艺、产品要求、设备状况以及所遵循的行业标准(特别是CQI-9或AMS2750E)来制定并严格执行书面的、经过批准的频率标准。 这些标准是保证热处理过程稳定、产品质量可靠、符合客户和法规要求的基石。

如果你需要具体的表格模板或针对特定标准(如CQI-9)的更详细解读,我可以进一步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8-7 03:46 , Processed in 0.0455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