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5946|回复: 12

[讨论] 请教低碳钢淬火问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12-1 1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各位同志们,不知道大家做没做过淬火,或者对其有相关了解。最近遇到些问题,向大家求助。

最近再做一些低碳钢的事情。20钢(国内牌号,优质碳素结构钢,碳含量0.2%上下,Mn0.5%上下)

希望通过淬火得到低碳马氏体。马氏体百分比越多越好。根据手册,在880C~920C之间保温,我选择900C保温2小时,室温自来水淬火。得到的金相组织和正火态(900C 2h 空冷,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很大不同,见图


我做个XRD,都是BCC的峰,但是马氏体和铁素体的峰应该没有差别吧?
硬度3.2GPa(HV326)

问过一个老先生,他说这个硬度远没达到这个碳含量应有的硬度。应该至少在HV500左右。建议我去找20钢的CCT图,看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得到更多的马氏体。


问题:1.是否得到的是100%马氏体?这个应该不是,那么得到的是什么组织?
          2.这个碳含量的马氏体力学性能应该是怎样的?
          3.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种牌号(或相似成分)的CCT图?老先生建议我去ASM Handbook找,我翻了,没找到……
           
谢谢大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5: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版大,没有什么建议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1 16: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马氏体淬火 
    低碳马氏体淬火的工艺特点是淬火加热温度高并要求强烈冷却。一般按AC3+(40~80℃)来确定淬火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要比一般淬火加热时间长些,盐浴炉加热可按1min/mm计算。淬火介质常选用10~15%NaOH水溶液或10%NaCl水溶液,温度控制在50℃以下,大批生产时,应采用循环冷却。变形量要求严格的工件可选用淬透性较好的合金钢制造,在油中淬火。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周建国 + 8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1 16: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0: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孤鸿踏雪

谢谢~我看过了,我的尺寸很小,Phi 10 * 20 mm。不过具体淬火时真的很不稳定。我用同样的温度同样的时间,自来水淬火的HV320,10%NaCl的只有不到300……而且加NaCl后,反而觉得冷却得慢了,淬入盐水里工件表面会有更长时间处在沸腾和气泡状态,淬入自来水中两三秒刺啦一下就没了……

关于更高温度的问题,我不知道更高温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更高温度,奥氏体晶粒应该更大,是不是会更利于相变呢?

另外,我的金相照片中那些白的相是什么啊?应该用什么方法鉴定呢?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 1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sunsin


    你用什么设备?装炉情况如何?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2-2 21: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低了,操作时速度如何,操作技术如何,提前都想好,一下就OK了,就是杨工说的那样。
500HV有点夸张了。400HV还是没问题的。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8: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sin 于 2010-12-3 08:55 编辑

回复 6# 孤鸿踏雪


    实验室,用到箱式电阻炉,小炉子~~ 样品也很少,最多的时候只有6个~

谢谢~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8: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tlx322


    嗯,我也觉得HV500有点太难了……金相里那些都是什么啊?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把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区分出来呢?这里马氏体如果有残余奥氏体,会有很多吗?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3 0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孤鸿踏雪


    实验室,用到箱式电阻炉,小炉子~~ 样品也很少,最多的时候只有6个~

谢谢~
sunsin 发表于 2010-12-3 08:52



    这可能是因为从出炉到入水的淬火转移时间太长,导致实际淬火温度太低所致。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8: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unsin


    实验室里淬火速度应该有保证的,淬火时有没有搅动呀,还有你实验室的淬火池有多大? ...
chenze2008 发表于 2010-12-3 09:01


用的室温自来水,在桶里淬火,就是家里用的普通的桶,几升水吧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可能是因为从出炉到入水的淬火转移时间太长,导致实际淬火温度太低所致。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0-12-3 09:08


哦这样啊~怎么能快一些啊?是不是要设计什么工具呢?我打开炉门,夹出来,就放在水里搅了~

签到天数: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12-28 16: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sunsin


    入油后的水温多少?要知道水的冷却能力受温度影响是很大的,温度越高冷速越慢,这一点和油不一样,你最好插根温度计在水里,如果水温到80C左右的话,还是换个大点的容器吧。另外,为什么不用盐水呢?冷速更快的。
至于500HV,我不敢说,因为和零件尺寸,含碳量都有关系,我这里油淬的20#钢心部硬度在300-350HV范围,厚度是3 .5毫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8 16:31 , Processed in 0.0537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