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1 18: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对此件的分析,
一、热处理工艺:
1)1#断裂件:正火+高频淬火,工件1/3半圆有高频淬火痕迹,其它2/3区为基体正火态,
2)2#成品件:淬火+高温回火,
二、硬度:
1)1#断裂件: 高频区硬度43-45HRC;基体正火区硬度:92.5-95HRB(HB210/HRC16);
2)2#成品件: 29HRC 29.5HRC 30HRC 30.5HRC(剖面)
三、组织:
1)1#断裂件: 高频区表层组织7.5级,基体正火晶粒度8.5级,
2)2#成品件: 表层4级,心部5-5.5级;
四、分析:
从两工件剖开金相图片来看,此工件应还在样品试制期间,热处理工艺存在不确定度,1#工件为正火+高频淬火,2#工件为调质处理.1#工件发生断裂,位置在两外径接壤R角处,从断裂处观察,断口为整体齐断,残留断处R角较细小,应力易在此集中;横切剖开后金相观察,此段直径1/3半圆表层呈现6MM深度高频感应区,整个感应区呈月牙状,表层组织7.5级,其它2/3表层区域与心部相同,为正火状态;其硬度及组织如上;
综上所述1#断裂件断裂成因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工件基体为正火态,其硬度较低,强度也必然相对较弱,在承载试验时,工件在外界承载力的作用下发生过载;
2)工件热处理工艺为正火+高频淬火,其目的是需要心部有较好的强度支撑,表面较高的耐磨性,但此工件却是一个失效的高频淬火工艺,因为工件的表层出现6MM深度的月牙状淬火区,在承载试验时,由于此局部的高硬性,降低了材料的整体韧性,导致裂源首先在此区形成并扩展延伸;
3)工件形状的影响,由于工件两段外径处过渡R角较小,以致于应力在此位置较集中,在承载试验时,以上各因素而致此过渡处承受较大的切变应力,最终形成裂源并扩展延伸瞬时断裂;
五、结论;
断裂件因热处理生产工艺失效,以致于承载试验发生过载断裂;
请哪位老师能做个断口分析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