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7392|回复: 30

[讨论] 低碳钢的晶界渗碳体是如何产生的

 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5 19: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若低碳钢中晶界有网状或半网状的渗碳体存在,影响冲压性能,晶界渗碳体是如何产生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5 22: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钢晶界应是网状铁素体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5 2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搞错呀,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5 22: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共晶转变中,当2相的数量相差悬殊或者冷却过于缓慢时,先共晶相将独立行核长大,另一个相将通过脱溶转变在晶界上析出,共晶组织形态将取决于领先相的形态而失去共晶组织交替行核的层状组织特征。称之为离异共晶.....
本质上,共晶和共析转变是一个东西,不过是母相的状态不同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3-28 15: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钢如10钢晶界处的渗碳体是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状态对低碳钢的冲裁影响非常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3-28 16: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小破孩


    就你说的情况可能是晶界处析出了三次渗碳体,这是低碳钢(10#,08#)中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沿晶界分布的游离渗碳体,另外15#钢沿晶界也会出现渗碳体或珠光体,由于 不好区分一般都按游离渗碳体评定了.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冲压性能的.一般要求冲压性能好的材料最好选用08A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就是三次渗碳体,只不过是在晶界呈网状或半网状,对深冲性能影响很大。
我所了解有以下这些:冷却速度落在CCT曲线中的三次渗碳体区域;高温加热,冷却速度慢会产生,这些是产生的条件,望补充。机理呢?冷却时先共析铁素体在晶界形成,当碳浓度达到共析转变时即发生珠光体转变,珠光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中的铁素体依附先共析铁素体长大,渗碳体在晶界残留,在随后冷却逐渐长大。
碳含量增加,但没达到共析点以上时反而不容易出现三次渗碳体,是因为先共析铁素体形成后,奥氏体中的碳浓度更适合直接转变成珠光体。没具体研究过,望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31 2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个叫离异共析,本质上是2次渗碳体+极少量3次渗碳体。
现在都约定俗成叫3次渗碳体了。其实3次渗碳体从杠杆定律上就能明白,远远达不到那个量......更不可能成网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4-1 14: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钢中形成网状渗碳体 ? 少见,能否赐教,能图文并茂最好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晶界是三次渗碳体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4-1 23: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退火温度高了或退火冷速慢了。
选球化退火或调质球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4-3 1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珠光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4 13: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谢谢大家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4-4 18: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小破孩


    晶界处析出了三次渗碳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4 1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0-4-4 18:46 编辑

5#  lph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三次渗碳体吗?三次渗碳体的数量极小,对低碳钢的冲裁性能有那么大影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4 18: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4#  fengfeng
    低碳钢会发生共晶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4-4 18: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显微镜500倍下可评级,国标有标准评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4 18: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feng 于 2010-4-4 19:00 编辑

回复 16# 孤鸿踏雪

我在4楼8楼的回帖,能够引起你这样的理解么?
4楼:本质上,共晶和共析转变是一个东西,不过是母相的状态不同而已.......
8楼:你那个叫离异共析,本质上是2次渗碳体+极少量3次渗碳体。
现在都约定俗成叫3次渗碳体了。其实3次渗碳体从杠杆定律上就能明白,远远达不到那个量......更不可能成网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4 19: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18#  高工
    很高兴和你交流和探讨关于共晶和共析的一些概念和相关概念
    共晶点:从广义上讲,共晶点是二元合金发生共晶反应(转变)的成分和温度点。如铁碳合金相图中的共晶转变点为(2.11%C、1148℃)。
    共晶反应:所谓共晶反应又称共晶转变,系指在一定条件(温度、成分)由一种均匀液相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固相的结晶现象。如具有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在缓冷到1148℃时发生的
L4.30   →(A2.11+Fe3C) 反应(转变)。
    共晶合金:凡具有共晶反应的合金均可称为共晶合金,如Al-Si、 Pb-Sb、Pb-Sn、Ag-Cn等均属此类。共晶合金一般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一定的机械性能,适于铸造加工。铸铁和Al-Si合金就是工业生产中最为常见的铸造合金。铸造的共晶合金也因它们可能用作复合材料而受到重视。此外,由于共晶温度是合金系中最低的凝固温度,故共晶合金(如26Pb-74Sn熔点仅为180℃)还可用作焊剂。
    共晶渗碳体:在莱氏体组织中,点条状奥氏体均匀分布在渗碳体基体上,这种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
    共晶体:大多数二元合金的组元间在液态时可无限互溶,而在固态时只能有限溶解,当溶质含量超出固溶体的溶解限度时,有些合金溶液在凝固过程中可能发生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同时结晶体出两种不同的固相。共晶转变的结晶体是一种机械混合物,如铁碳合金相图中的莱氏体(A+Fe3C),球墨铸铁中的斯氏体(F+Fe3P)等。
    共晶相图:具有共晶转变的相图叫共晶相图。形成共晶相图的两组元相互作用特点是:在液态时两组元能完全互溶,固态时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或化合物。
    共晶组织:金属凝固时,由液相同时析出、紧密相邻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相所构成的铸态组织。
    共析点:从广义上讲,共析点是二元合金发生共析反应的成分和温度点,铁碳二元合金的共析转变点为(0.77%,727℃)。共板反应即共析转变。
    共析钢:具有共析成分的钢种。如纯铁碳合金系的共析点S处的碳含量约为0.77%,但在合金钢中,均较此为低。一般可以把退火后其显微组织全部为珠光体的钢看做共析钢。
    共析渗碳体: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析渗碳体。
    共析转变:共析合金由γ相冷却到共析转变温度以下,亚共析或过共析合金过冷却到伪共析区,即α和β相都要沉淀析出时,就会发生γ→α+β的共析转变,其形式类似于共晶转变,只不过它是由一个固相在恒温下转变为另外两个固相。如Fe-Fe3C合金相图在727℃时发生的A0.77 → F0.0218+Fe3C转变,又称珠光体转变,有的文献写为:γ→α+Fe3C。
    共析组织:固态金属自高温冷却时,从同一固态母相中同时析出紧密相邻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相所构成的组织。共析组织(如铁碳合金中的珠光体)通常由交替的α和β相呈片层状构成,当两相在数量上相差很大时,数量小的一相可能呈纤维状或球状,如高碳钢和滚动轴承钢球化退火后的颗粒状珠光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4 1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8#  高工
    另外,我只见过离异共晶的概念,却从未见过“离异共析”这个概念,希望高工能够解释一下什么是“离异共析”?
    离异共晶  在合金成分远离共晶点,初晶相数量较多,而共晶组织量较少的情况下,有时共晶组织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一相会依附于初晶长大,并把另一相推到晶界上去,这时共晶的形貌消失了,这种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8-4 17:31 , Processed in 0.0663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