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235|回复: 6

[求助] Q345B金相,大家帮忙看看什么原因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9-17 1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Q345B材料,以下的图片为:X400
钢管成型:FFX
问题描述:在钢管成型后发现,管体有宽100mm,长1-10m的扁平面。
对缺陷位置进行硬度检测,扁平面硬度:250HV10,无平面的正常硬度:198HV10
组织如下图所示:
请不吝赐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签到天数: 10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9-17 1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机械损伤,和金相组织没有关系。

与正常处硬度不一样,是因为损伤是在成型甚至是冷却后才造成的,因此有加工硬化存在。

重点查找转移,落料,甚至矫直的进出料辊道等地的磕碰,最有可能是平常不注意的某个接触位置变形、损坏,或钢管壁厚较薄,不经意的磕碰即形成。

惭愧!烟不离手没听说过"钢管成型:FFX",请楼主讲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4: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频焊管成型技术的发展按时间和成型方法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辊式成型技术( roll forming ) ; 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排辊成型技术( cage forming) ; 90年代后期的FFX成型技术( flexible forming excellent) 。FFX( flexible forming excellent)成型技术是日本中田制作所(Nakata)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发的。设计人员根据十几年的设计、制造和使用20多套FF成型技术的实践经验,对直缝焊管成
型工艺以及各类辊式和排辊成型技术进行科学系统分析,建立了合理的成型理论后开发出来的。
FFX成型技术继承了FF成型的部分技术,但与FF成型技术完全不同,在变形量分配方面借鉴了辊式成型的大变形特点,通过合理的成型方式,克服了辊式成型轧辊数量多等问题。

另此问题可以肯定非机械原因造成,是原材料的原因,因分析有误区或不太清楚的地方故请专家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0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9-17 18: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冷作硬化提高金属硬度 ,变形就属于,所以硬度局部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17 2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形不均匀造成局部形变强化效应,小量可以不管,大范围可以正火或退火消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渤海管件 于 2011-9-18 07:57 编辑

此批生产了1000吨
只有此炉批号在卷板的头尾部20m出现此缺陷,且无规律出现,扁平面与过渡区组织对比有明显的组织差别,系钢板轧制时温度处理不当引起,扁平面粗大呈片状铁素体+魏氏组织,无扁平面区呈粒状铁素体+珠光体+魏氏组织,且呈无规律分布故判定不是层间冷却造成,所以分析为卷板轧制温度(出炉或入炉)没有控制好或钢锭本身存在缺陷造成。
加工硬化在机组成型中是有规律的,以上问题描述是呈无规律且只在固定炉批的卷板头尾部出现,故说非机械原因,我做了金相请大家帮忙分析,看问题出在哪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0-31 18: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素体+珠光体+少量魏氏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8 19:57 , Processed in 0.0527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