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zhangxiang001

[求助] 氮碳共渗后γ‘相的疑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5: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dhzhou888 发表于 2011-10-31 09:37
常用的回火温度是250-300°C,时间1-2小时。

上一张我厂曲轴经气体软氮化油冷后,在350保温2小时后的图片。
技术文件指导温度和时间为:300℃×2小时。实际操作过程中300℃保温2小时针状氮化物观察不明显,后来用350-400℃保温2小时则能很明显的看到。
另外,我厂采用的渗氮温度为600℃,而在《钢的热处理》一书中写到:气体软氮化工艺温度为570℃±10℃。那我厂为什么是600℃呢?
最近又在一篇专门介绍软氮化工艺的文章中看到:氮碳共渗分为:铁素体氮碳共渗(520℃-590℃)和奥氏体氮碳共渗(600℃-720℃),具体介绍及分别有何优点和缺点又未做进一步阐述。那我厂用600℃渗氮是奥氏体氮碳共渗吗?(我不敢肯定)如果是,相对铁素体氮碳共渗有何优点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5 20:44 , Processed in 0.0381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