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wangqinghua196

[交流] 致苏州大学郭旭红教授、硕士生导师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34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6-1 18: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回复 80# wangqinghua196


    超版汪工,关于热锻模的B还想请教分明,众所周知,B通常形态上有上B,下B之分,当然还有其它的形态,此暂且不论;如果形成下贝,其所占比例与形成上贝形成所占的比例是否同样遵守上述比例?我想这不会一样吧。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8: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shenfuhai

是指下贝氏体15%。上贝氏体当然不行了。

签到天数: 134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6-1 19: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wangqinghua196


    呵呵,,,本人太愚昧,想问为什么?

  如果是上贝,高温回火(这个高温要超过500度)后得到什么微细微观组织,脆性怎么样?

签到天数: 23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6-1 23: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追求卓越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就是如此。我们的曲轴是100%检查硬度,很少量的硬度过高曲轴采用回火,我们的工艺文件上就规定了,因此不是返修件,回火后硬度合格就是合格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 00: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wangqinghua196

非常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 08: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太感谢草原的风和汪版了,谢谢。我以前还真没有看到过贝氏体回火后组织性能变化的描述。实际上在生产中碰着过贝氏体回火的情况,感觉贝氏体在一定回火温度范围内比马氏体更具有抗回火能力,我们这边一个总工也提过这事。以前正火下来还刻意调整回火温度,后来发现这没有多大意义,回火温度就固定在了630-650℃(普通碳钢合金钢),回火时间也缩短不少(回火只是消除应力)。现在来看两位所贡献资料,觉得还真有所对应,再次感谢二位!
顺带问一下,此资料来源于哪个文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 1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大家,高速钢刀具经过贝氏体等温淬火后(温度260~~280℃),获得下B组织, 然后经过560℃ 4次回火,应该是什么组织呢?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6-2 12: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240-280度产生二次下贝氏体。
温度550-570度应该转变为马氏体和碳化物。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2: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1-6-4 19:38 编辑

回复 87# 所以因为


    沈工:很久不见,你可以看看链接,是否用。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12078

签到天数: 50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6-2 15: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签到天数: 134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6-2 17: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enfuhai 于 2011-6-3 08:21 编辑

谢谢汪超版和申超版;
申超版可能误会了,此沈工(SHENFUHAI)不是彼沈工(所以因为--沈重跃).呵呵(是我误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3 13: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wangqinghua196


   谢谢你的指正,是通过钢内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使钢通过空冷或水冷得到预期的组织,再通过回火,得到粒状B组织。 康教授是研究Mn系B钢的,方教授是研究Mo系B钢的,研究时间也差不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3 14: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heatingsun
赵乃勤主编《合金固态相变》中南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05-695-2,2008年9月第一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3 15: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草原的风
严重支持此观点,希望热处理论坛能维持知识的纯洁性和纯粹性,作为一个晚辈,作为一个80后,深深的向维护知识尊严的人鞠躬,并且唾弃那些过于浮躁的人们,知识是纯粹的,请离我们纯洁的知识远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3 17: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所以因为 于 2011-6-3 17:52 编辑

汪工,谢谢你的牵挂也谢谢你给出的链接
高速钢中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二次马氏体我能理解,但高速钢中贝氏体经过560℃ 3~~4次回火转变为什么组织我还是没有看到明确的答复,同样王教授提供的资料也是一样。俩位大师原谅我的愚钝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7: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jxh286


    应该感谢您的回复,我还没有搞清楚他们的研究方向呢,只是以前经常看到方教授的研究文章。现在也已经是模模糊糊的记忆了。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7: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 所以因为


    不是愚钝,在您提出之后,我也查阅了下资料,问题是那些研究者们都没有明说这个问题,或者不敢说这个问题,或者在隐含中确实说了,点到为止,我没有看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3 23: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张餐巾纸 于 2011-6-3 23:16 编辑

回复87#沈工
    早年,苏联的书中,关于高速钢贝氏体等温区形成的组织与回火后的转变问题,有这样的描述(摘录如下):
   1,高速钢在400~200℃长时间等温,出现了针状屈氏体(现在可理解为贝氏体),即便等温10~20h,这种转变也不能进行到底。这种组织的形成,将导致残留奥氏体稳定化,使随后冷却后的残留奥氏体量增加。
(注:生产现场,至今还利用这一特性,即,在260℃附近等温60分钟以上,冷却到室温后有了较多的残留奥氏体——有一定的塑性变形量,而可以进行冷校直。这一方法给生产带来好多方便;不过,回火次数要增加1~2次。)
   2,从其本性上看,它很接近普通淬火又在该等温温度下回火所得到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区别在于淬火回火的组织中有少量的渗碳体型碳化物析出,固溶体中仍然保留着持有的合金元素,而等温获得的α组织中也保留着持有的合金元素。油淬火冷却和等温后冷却至室温后,在正常回火后具有相同的硬度,热硬性测试两者也没有差别。
   注:上述描述间接告诉我们,等温贝氏体组织,回火后如同淬火马氏体组织一样,都变成了回火马氏体。孤陋寡闻,没有看到后来的对其专题研究方面的报道。
  理论上的东西,纯粹学别人的,只能是抄来而用,信其对就对,错了也不知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贡献值 +20 收起 理由
wangqinghua196 + 20 + 20 精品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3: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一张餐巾纸

下贝氏体早期是叫:针状屈氏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4 08: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99#汪工
谢谢汪工指点,老知识与新知识脱节了,学习落后跟不上时代啦!脑子里只知道高速钢C曲线上没有上贝氏体区,只有一种贝氏体出现——陈旧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2 03:00 , Processed in 0.0569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