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jsenchun

[讨论] 当前金属材料教科书基础理论的错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31 23: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晶核”是怎样吸引原子排列成立方晶格的这个提法视似乎是有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31 23: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所有搞金属的都想知道“晶核”是怎样吸引原子排列成立方晶格的!!!可惜呀
就你134楼的这个发言讨论一下,可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31 23: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jsenchun 发表于 2013-5-31 23:20
全世界所有搞金属的都想知道“晶核”是怎样吸引原子排列成立方晶格的!!!可惜呀

楼主能举例说明你60问里的一些通俗易懂的并且是你认为误导热处理界的权威证据(最好是挨个举例说明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6: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3-5-31 23:30
全世界所有搞金属的都想知道“晶核”是怎样吸引原子排列成立方晶格的!!!可惜呀
就你134楼的这个发言讨论 ...

金属材料我就是一个晶核是如何吸引原子成为面心、体心立方晶格排列的机理我不知道,全世界也都不知道,雪花的原理与之相同,所以,在我原著的理论中,我以“晶核场力”来用词,只是表明有一个力量吸引原子有序排列,这个力量我也不知道。我看到你的帖子说你小学六年级就知道了,我感到你是一个神童,世上真有神人,我很景仰。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违规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7: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漏洞 发表于 2013-5-31 23:32
楼主能举例说明你60问里的一些通俗易懂的并且是你认为误导热处理界的权威证据(最好是挨个举例说明下)

先讲14题,150年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金属专家,就碳钢硬度产生的原因形成两大派别,“碳派”与“同素异构派”,争论很多年。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我的原著中已结论性地述明,不复述了。你细看“超级版主”的回帖,那60条回答,我看后的第一印象是,好像一个农民在回答微积分问题,最后他也自说没有上学系统学习过,我通篇看了他的回答,没有一个是正确的,这也是正常的,60条是目前理论不涉及与不足的地方,他根本回答不了,不过他是一个好工人。60条的回案,在我的原著中都有,你看一遍就都知道了,我的理论是一个逻辑推理理论,离不开晶体结构。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几个问题,“碳降低晶体的各种转变速度;碳化物几乎增加不了钢的硬度;只有碳原子与面心立方晶体产生作用,与体心立方晶体不产生作用”。你好好体会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7: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jsenchun 发表于 2013-5-31 21:33
你太可爱了。我感到被戏弄一番。

    我却有被忽悠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7: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jsenchun 发表于 2013-5-31 23:01
回答是很简单的,它属于铁晶体中的杂质!玉中有杂质,玉是晶体。你最好看我的原著,60条你回答不了,我也 ...

     
      我没有看到您的原著即所谓的自创理论,但从主题给出的60个命题中可以发现,您对金属材料热处理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基本原理的认知,不仅是支离破碎、断章取义的,而且有很多命题存在概念不清、思维紊乱,缺乏最基本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您的认识很肤浅。


     也许,是我们的理解力不够,您可能有曲高和寡的感觉,希望您是历史上第二个哥白尼。

     我这个人没有多少文化,语言措施不够圆润,甚至有些尖刻,但我没有任何恶意,不敬之处,敬请海涵。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3-6-5 17:13 编辑
jsenchun 发表于 2013-6-1 07:17
先讲14题,150年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金属专家,就碳钢硬度产生的原因形成两大派别,“碳派”与“同素异构 ...


     恭喜您,让您猜中了,我就是一个农民工。

     希望您的全新理论得到那些学界泰斗的认可!如果您的创新理论下至农民工,上至学界泰斗都看不明白,也许要等到若干年后才能有人明白和理解,那楼主可真的成了哥白尼第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7: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3-6-1 07:45 编辑
jsenchun 发表于 2013-6-1 07:17
先讲14题,150年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金属专家,就碳钢硬度产生的原因形成两大派别,“碳派”与“同素异构 ...


     “我的理论是一个逻辑推理理论,离不开晶体结构”

      什么是理论?理论来自于什么?有逻辑推理理论吗?您研究晶体结构的手段是什么?也是推理出来的?那么,以您的理论,晶体有几种结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7: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jsenchun 发表于 2013-6-1 07:17
先讲14题,150年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金属专家,就碳钢硬度产生的原因形成两大派别,“碳派”与“同素异构 ...

你认为“。。。只有碳原子与面心立方晶体产生作用,与体心立方晶体不产生作用”,说明你对金属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几乎是空白。

马氏体属于体心立方结构,只是由于马氏体晶格的间隙中固溶了碳,晶格发生了轻微的畸变【或扭曲】而已。
你需要先弄清楚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7: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jsenchun 发表于 2013-6-1 07:17
先讲14题,150年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金属专家,就碳钢硬度产生的原因形成两大派别,“碳派”与“同素异构 ...

    “碳降低晶体的各种转变速度;碳化物几乎增加不了钢的硬度;只有碳原子与面心立方晶体产生作用,与体心立方晶体不产生作用”

    晶体有哪几种转变?又是如何转变的?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碳原子与面心立方晶体是如何产生作用的?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3-5-31 22:27
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晶粒,其晶体间隙中固溶了碳原子,固溶的碳原子数目不同,晶格常数也是有变化的,这 ...

你提到书上讲的这些内容完全是错的,例如,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大于碳原子直径,容得下碳原子,晶格常数不会变化!碳原子可以在间隙中自由行走。体心立方晶格容下碳原子,是因为体心立方晶体的局部出现缺陷,留出了空挡,碳原子乘机加入,就是因为空隙加入,才不会引起大的晶格畸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7: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3-6-1 08:00 编辑
jsenchun 发表于 2013-6-1 07:55
你提到书上讲的这些内容完全是错的,例如,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大于碳原子直径,容得下碳原子,晶格常数不 ...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90#楼全面回答过您的第23个命题,内容如下:

    在铁碳合金相系中,碳溶于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α-Fe(C)】称为铁素体,符号位F。碳溶于α-Fe晶格间隙中,是一种间隙固溶体。由于碳原子半径(0.85埃)比α-Fe晶格中孔隙半径大得多,所以,从纯几何观点来看,α-Fe中不可能溶解碳。但实际上,由于晶体内部存在缺陷(如位错、空位、晶界等),故α-Fe中实际可溶解微量的碳,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溶碳量也有所增加。铁素体在室温时溶碳量几乎为零。在600℃时,溶碳量可达0.0057%,而在727℃时可增至0.0218%。
  体心立方晶格的存在于低于912℃和1394~1538℃两个温度区间,所以铁素体也存在于这两个温度区间,为了方便区别,将低温区域(低于912℃)存在的铁素体称为α铁素体或低温铁素体,高温区域(1394~1538℃)存在的铁素体称为δ铁素体或高温铁素体。在1495℃,碳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0.09%。
  碳溶于面心里放劲歌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γ-Fe(C)】称为奥氏体,表示符号位A,奥氏体中的碳也是存在于γ-Fe晶体的间隙中,故也是间隙固溶体。但由于γ-Fe的最大间隙半径为0.52×10-10m(比α-Fe的孔隙大),略小于碳的原子半径,因此它的溶碳能力比α-Fe高,即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为0.77%,而在1148℃时可达2.11%,奥氏体存在于727~1495℃的温度区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8: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3-6-1 07:43
你认为“。。。只有碳原子与面心立方晶体产生作用,与体心立方晶体不产生作用”,说明你对金属学基础知识 ...

碳原子都进不了体心立方晶体的家门,它怎么作用!在家门外示威游行。碳化物是不发生作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1 08: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jsenchun 发表于 2013-6-1 08:01
碳原子都进不了体心立方晶体的家门,它怎么作用!在家门外示威游行。碳化物是不发生作用的。

    “碳原子都进不了体心立方晶体的家门”

    请问,楼主是怎么知道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是凭空猜想的,理论计算推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3-6-1 07:59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90#楼全面回答过您的第23个命题,内容如下:

    在铁碳合金相系中,碳溶于 ...

这23题的正确回答是,意义是,在常温下体心立方晶格间隙小、不含碳,就是不让杂物随便进入晶体内部,而轻易成为石头。你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8: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3-6-1 08:07
“碳原子都进不了体心立方晶体的家门”

    请问,楼主是怎么知道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是凭空 ...

间隙与碳原子半径,教科书已有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8: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enchun 于 2013-6-1 08:24 编辑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3-6-1 08:07
“碳原子都进不了体心立方晶体的家门”

    请问,楼主是怎么知道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是凭空 ...


教科书给的数据,我的认识,实际的证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3-6-1 07:49
“碳降低晶体的各种转变速度;碳化物几乎增加不了钢的硬度;只有碳原子与面心立方晶体产生作用,与体 ...

看我的原著,或看铁碳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3-6-1 07:49
“碳降低晶体的各种转变速度;碳化物几乎增加不了钢的硬度;只有碳原子与面心立方晶体产生作用,与体 ...

你最好是多看书,你不如问我1+1等于几,我昨天提的条件你答应吗?你找三个你最有把握的回答,上贴辩论,我驳倒你,若你输了就乖乖地再学习。实际上是毕业的学生到你那里,什么都不懂,学了不着边的理论,你又比他们强,造就了你的飞扬跋扈,目空工程师,这是目前理论的又一可悲,到了我手里,你就认输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刘武乐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4 08:07 , Processed in 0.07868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