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414|回复: 28

[求助] 20CrMnTiH材质工件如何重新处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7-8 22: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那山那水 于 2013-7-9 22:06 编辑

各位专家你们好:
我目前遇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公司的热处理工件硬度为HRC49--53°。对该批次工件进行组装后,客户反映不耐磨。经我们对该批次工件检测后,渗碳层过浅,只有0.3mm左右。而我们对该工件的硬度要求是HRC56--59°,渗碳层要求是大于0.6mm,小于0.8mm,现在如果要增加渗碳层的深度该如何处理?是否要经过退火?可以直接重新渗碳吗?

我司对成品要求如下:

产品
型号
活动钳口
要求
固定钳口
要求
扭矩
要求
18
硬度要求:HRC55~59;磨光后硬度50~54°。
操作表现:不弯不裂不断,不崩齿,齿部耐磨损
硬度要求:HRC56~60;磨光后硬度50~54°
操作表现:不裂不断不崩齿,齿牙耐磨损;
370~400KG,保压时间3分钟
24
同上
同上
550~600 KG,保压时间3分钟
36
同上
同上
720~750 KG,保压时间3分钟
48
同上
同上
1000~1100 KG,保压时间3分钟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ove + 10 感谢支持!本主题已获得论坛微博(微信)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22: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那山那水 于 2013-7-9 21:03 编辑


      有能力帮我解决的请加我QQ:343880115,电话18805350555.
      如果按着某位专家的工艺该部件能够达到不崩齿、不断裂,硬度在HRC56--59,渗碳层确保在0.6mm--0.8mm之间,我会意思意思。详情我们可以在QQ里面谈。
      加我的时候请注明“热处理”等字样,便于添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22: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CrMnTiH工件热处理、重新渗碳

本帖最后由 那山那水 于 2013-7-9 20:51 编辑

20CrMnTiH工件热处理、重新渗碳
加我的时候请注明“热处理”等字样,便于添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7-8 2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补渗,但要在零件上取样做试样,另外,可不要退火直接渗,但表面要干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2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lph 发表于 2013-7-8 22:41
可以补渗,但要在零件上取样做试样,另外,可不要退火直接渗,但表面要干净!

究竟是退火直接渗碳还是不要退火直接渗碳?迷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7-8 22: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渗就可以了,不必退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22: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lph 发表于 2013-7-8 22:57
直接渗就可以了,不必退火!

可以加QQ或者手机联系吗?
我手机号码18805350555
QQ343880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7-8 23: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补渗的。
渗碳层确保在0.6mm--0.8mm之间的检测依据是什么?有检测效硬化层还是金相检验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07: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3-7-8 23:36
可以补渗的。
渗碳层确保在0.6mm--0.8mm之间的检测依据是什么?有检测效硬化层还是金相检验法?

你好,我们通常是通过对渗碳棒进行检测,切割一段渗碳棒,滴上溶液,通过放大镜来检测渗碳层的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7-9 2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山那水 发表于 2013-7-9 07:38
你好,我们通常是通过对渗碳棒进行检测,切割一段渗碳棒,滴上溶液,通过放大镜来检测渗碳层的深度。

呵呵 这样的检测似乎误差很大哦。渗碳棒是20号钢的还是20CrMnTiH的?
溶液是4%硝酸酒精溶液?放大镜上有刻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20: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3-7-9 20:14
呵呵 这样的检测似乎误差很大哦。渗碳棒是20号钢的还是20CrMnTiH的?
溶液是4%硝酸酒精溶液?放大镜上有 ...

渗碳棒是20号钢的还是20CrMnTiH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像有点那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3-7-9 2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补渗吧!最好切几块产品做试样,只有深度和表面硬度要求相对容易得多。看你设备及参数,再补渗2-3h应该就能达到你的要求。在这不需要什么意思意思的吧,交流平台,共同进步才最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7-9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山那水 发表于 2013-7-9 20:50
渗碳棒是20号钢的还是20CrMnTiH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像有点那个

呵呵 ,问这个问题只是想说一件事,以前老式渗碳炉进行渗碳加工时就是用直径10毫米的20号钢圆柱试棒来估算炉内零件的渗碳层深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21: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下昂,左打听右打听不告诉我具体操作工艺的,恕我直接挂掉电话昂,为啥?大家都明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7-9 2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操作工艺是高度保密的!
建议楼主在挽救产品前先检查一下原工艺是否有问题(包括冷却和回火环境)、设备是否正常。
如果都没问题,可以按照原来的工艺再进行一次渗碳淬火处理。
另外,在这个论坛上绝大多数人不是冲着“”来讨论问题的。检验楼主在讨论问题时端正一下自己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22: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3-7-9 21:23
楼主的操作工艺是高度保密的!
建议楼主在挽救产品前先检查一下原工艺是否有问题(包括冷却和回火环境) ...

因为是专利产品,背着老板与大家讨论,还真的遇到两家同行老咨询我一些操作上的事情,一开始也没往别的地方想,不过谁都不比别人笨多少,然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所以请楼上连云港的朋友理解!得罪您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22: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3-7-9 21:23
楼主的操作工艺是高度保密的!
建议楼主在挽救产品前先检查一下原工艺是否有问题(包括冷却和回火环境) ...

工艺应该是有问题了,最近质量一直不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2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3-7-9 21:05
呵呵 ,问这个问题只是想说一件事,以前老式渗碳炉进行渗碳加工时就是用直径10毫米的20号钢圆柱试棒来估算 ...

恩恩,试棒与工件必须是同一材质,否则就失去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7-9 22: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产品可以用920℃补渗2小时(井式渗碳炉),降温至880℃油淬,但碳势不能过高,表面不能出现块状碳化物,否则容易崩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7-9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山那水 发表于 2013-7-9 22:03
工艺应该是有问题了,最近质量一直不稳定!

我觉得这不像是工艺有问题,更像是设备精度(包括碳势和炉温)或者冷却介质出了点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7 22:48 , Processed in 0.0616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