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签到天数: 356 天
[LV.8]以坛为家I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该用户从未签到
yiyongjun 发表于 2013-7-9 10:31 最佳温度850-860,不宜选取过高的淬火温度。
qinxin 发表于 2013-7-9 11:55 为什么?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吗?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qinxin 发表于 2013-7-15 08:43 现在怀疑我公司的多用炉生产线加热炉在某个区域温度偏低。测炉温均匀性时按国标所示位置检测的,有些区域就 ...
ZX771 发表于 2013-7-15 23:13 “零件在多用炉内转移时间为:72-80秒”,请查看该牌号钢材的过冷奥氏体冷却TTT曲线,空气中冷却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qinxin 发表于 2013-7-16 09:21 感谢你的提醒,但我觉得这种淬火直接采用TTT曲线来看不是很合适,毕竟我们这是连续冷却? 是否应该结合 ...
qinxin 发表于 2013-7-11 10:54 原来采用850℃淬火,采用多用炉淬火后某些区域内的零件硬度不合格(但金相合格),而且零件的某些部位金相不 ...
ZX771 发表于 2013-7-16 12:39 TTT曲线与CCT曲线实质是相通的,TTT曲线上数据都是基础性的,CCT曲线不过是TTT曲线规律一种动态表达方式 ...
所以因为 发表于 2013-7-16 12:49 保温时间在原来基础上适当延长。
qinxin 发表于 2013-7-16 16:12 1.减少淬火转移时间难度较大,可以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来看; 2.加热后期提高温度也是较好的方案,但温度提 ...
qinxin 发表于 2013-7-16 16:13 延长时间这种方案,我们也在试,只不过是比原来延长了10分钟,最后的结果还未出来。延长多久比较合适呢?
ZX771 发表于 2013-7-16 19:49 该牌号材料炉中加热奥氏体化温度上限很少超过860°C,作为补偿出炉温度的降低考虑加热后期工件设置高一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Copyright © 2005-2023,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3-5-29 12:28 , Processed in 0.0688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