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7-20 20: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的帖子
1、就热处理设备制造业来说,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多大?根源在哪里?或许,搞清这些问题才能明确我们自己的方向。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我只能从我自己的认识回答你,但很难全面.
其实,热处理的理论并不复杂,而实现这一理论的设备则是一个"粗中有细"的活.设备不像机加工零件,很多尺寸是粗活,不用公差就可以.
但有些地方,比如轨道\风扇\辐射管又是细活,不仅要有公差,还要考虑热涨冷缩.
"粗中有细"则需要经验积累.这是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不过我可以这么说,凭我们鼎元公司现有的能力,也许给我们一堆零件装的跟瑞士名表一样精准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给我们一堆零件我们装一台:国际标准"的炉子没有问题.即使是让我们有3天的时间仔细看一个中等复杂水平的炉子,我们就能根据我们对炉子的理解,设计水平相当的炉子.
我个人认为,我们装备水平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倒是细节上的差距.比如外观\标识\人机界面\形象包装\流程管理等等.
2、日本工业的发展也是从“临摹”开始的。有人曾对比日本与中国的“临摹”结局:日本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甚至超越临摹对象,而中国则往往流于“四不像”。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聪明劲用错了地方。这种说法也许偏颇了点,但也确实暴露了不少人(或企业)的短视。这就涉及一个如何在发展中避免自毁长城的问题。
快餐文化害死人啊,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这决不是肯得鸡,需要我们长期坚持.
3、不单如此,近期在论坛设备版块透露了一些外资企业公然以国货冒充洋货的问题,是洋人胆大,还是国人糊涂?这是否为我们自己的设备制造业提供了某种契机?
洋人胆子大有与国人纵容有一定关系.至尽那些冒充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4、“多买国货,多支持民族工业,也就等于支持了自己!”大概也只能是一句美丽的口号。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外产品质量上的差别,这关乎每个人或每个企业自身利益(包括公的和私的)问题,不能单纯靠民族情结解决,而是要靠自身的真本事了。现在只能用我们的民族情结说,“小米加步枪”总有一天会打败“美式武装”的!
这使我想起博异论中的"囚徒困境",互相信任可以双赢.互相猜疑则双输,但如果每个人都坚定的保护自己的利益,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双输.
不过发展民族工业是国家的既定方针,是趋势.我相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久的将来"美式装备"就会被打下神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