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3603|回复: 0

[原创] 谈谈零件热处理质量要求和检验(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13 05: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如题
     十、渗碳和碳氮共渗质量要求和检验
     3)渗层深度要求:
     ① 用金相法或断口法测得渗层深度,仅作为零件中间检验指标,而渗碳和碳氮共后淬火和回火的最终指标,只能采用硬度法所测得的有效硬化层深度来判断。
有效硬化层的检验方法,按GB9450《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中的规定执行。有效硬化层深度误差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具体检测方法有两种:
                           表1  渗碳和碳氮共渗炉有效硬化层深度偏差 (单位:mm)
      合金渗碳钢渗层,即由表面测至原始组织处的距离,包括过共析层、共析层和过渡层三者之和作为渗层深度。
      碳素渗碳钢渗层,即由表面过共析层、共析层和1/2过渡层处的距离作为渗层深度,且过共析层加共析层之和不小于75%渗层总深度。
      ② 渗层深度是指成品零件的渗层深度,即零件图样要求的渗层深度。如渗碳后还需磨削加工时,则渗层深度应为零件图样要求的渗层深度加预留的磨量。
      4)显微组织要求:(待续)


本文截图不清,请查看马伯龙编著《热处理工艺设计与选择》一书第61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4 07:59 , Processed in 0.0399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