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wujunfeng610

[讨论] 上贝氏体与魏氏体的区别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3-22 23: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上贝氏体是铁素体条间分布着碳化物(两相组织);魏氏体为粗大针状铁素体(单相组织),粗大针条之间为共析产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3 14: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这么好的贴子应该多一点!1让热处理新人多学习!!发扬热处理精神!!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4-9 12: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其!!!!!!!!!!!!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3 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9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ZX771


    29楼正解,W在100倍的情况下就可以清晰判定,但是上B就很难在100倍的情况下观查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8 15: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第一张是珠光体组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5 1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sunwangjun


    16楼和29楼的第一张都是上贝氏体组织,29楼的第二张是魏氏组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5 12: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贝氏体与马氏体的区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5 14: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2 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9-25 16: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fcjyiong


    这个是上贝了,有羽毛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9-25 18: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个人的看法,作一个比较形像的比喻:
上贝氏体在显微镜下的形貌是羽毛状,其空间的形态则应是“狗尾巴草”的形态;魏氏体其针状铁素体,空间形态近似于“刺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9 16: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图是W还是上B组织?   材料为40Cr,工艺不详
fcjyiong 发表于 2008-9-5 12:33



我觉得是调质组织,再综合以上各位专家的意见,是:回火索氏体+贝氏体。我以前也总把它看成是魏氏组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9 16: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哪位专家说过:魏氏组织是100倍看的,贝氏体是500倍看的,觉得这样挺好认识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9 16: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氏组织(W)—原系外来语(Widmanstatten)译名,台湾文献译为费德曼。亚(过)共析钢在锻造、轧制、热处理时,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形成了粗晶A,同时冷却速度又较快,这时除了使F(Fe3C)沿晶界呈网状析出外,还有一部分按切变机制从晶界并排向晶粒内部生长,或在晶粒内部独自析出,呈针片状,针片状铁素体(F)或渗碳体(Fe3C)分布在珠光体(P)基体上的组织(形态)称为魏氏组织。魏氏组织是由于过热而造成的一种组织缺陷,它使钢的强度降低而脆性增加。经过铸造、锻造、焊接的中低碳钢,晶粒往往粗大,空冷时最易出现魏氏组织,缓冷则不易出现。钢中一旦出现魏氏组织,一般可通过正火或退火加以消除。
     魏氏组织是沿原奥氏体特定晶面而形成的具有几何学特征的冷却转变组织,经抛光和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后,可在显微组织中看到白色的铁素体和黑色的珠光体,铁素体呈针状,具有该组织的钢材性脆而韧性极低。魏氏组织与母相之间保持严格的晶体学关系,并在试样磨面上呈现浮凸。
      贝氏体(B)—原系外来语(Bainite)译名,因这种组织的发现人E.C.Pain而得名,台湾文献译为变韧铁。贝氏体乃是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或过饱和的α固溶体与碳化物(Cm)的机械混合物,其组织形态,性能和形成过程均不同于珠光体,它的Fe3C分布在呈羽毛状或呈针状的铁素体(F)中。贝氏体由于形成条件不同而具有多种形态:如上贝氏体(B上)为过冷奥氏体(A)在550~400℃温度区间等温所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羽毛状。上贝氏体(B上)常沿奥氏体(A)晶界形核,向晶内发展。从电子显微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平行的铁素体(F)条间有短棒状或串珠状渗碳体(Fe3C)断续分布,其硬度为35~45HRC;下贝氏体(B下)是过冷奥氏体(A)于400~200℃温区所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暗色片状(针状或竹叶状),互成一定角度。电子显微观察及X射线结构分析得知:这种组织乃是由过饱和的α固溶体与其长轴成50~60°角度分布的碳化物质点形成的,其硬度为45~50HRC。贝氏体还有粒状、蝶状等结构形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9 16: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魏氏体铁素体有如下规律:
①等温、连续冷却条件下均可形成。
②等温条件下,魏氏体铁素体的形成有一个上限温度Ws,高于该温度则不能形成,碳含量愈高,晶粒度愈小,则Ws点愈低。
③连续冷却条件下,魏氏体铁素体只有在一定冷速范围内才形成。
④魏氏体铁素体易于在粗晶粒的奥氏体中才形成。
⑤钢中碳含量超过0.6%时,魏氏体铁素体难于形成。
⑥钢中含有Cr Si Mo时,有阻止魏氏体铁素体形成的作用,Mo含量大于0.8%的钢不会形成魏氏体铁素体,而Mn会促进其形成。
上面有人说的很好:100倍下看清其形态形貌是魏氏组织,400倍/500倍则是贝氏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9 2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那么多,关于二者的区别,只有两点掌握了:
1.100倍下看清其形态形貌是魏氏组织,400倍/500倍则是贝氏体!
2.形成的热处理条件不同。
凭上二点,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其它的纸上谈兵越看越糊涂。

签到天数: 4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1-9 2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6楼的图片应是淬火时冷却不良或淬透性不足形成的,平行排例针细状的是上贝体组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7 22: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张图都是W组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0 23: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7 15: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高工个问题,有贝氏体的调质零件是不是不易进行机械加工,但在检验硬度时却有可能是合格的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1 09: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多了自然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6 12:48 , Processed in 0.0577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