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ylk

[讨论] 滴注试箱式炉如何解决产品脱碳的问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1: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fengyonghe 发表于 2016-11-12 03:00
65Mn不是贝氏体钢,怎么能处理成贝氏体?65Mn的贝氏体是脆性相,是不允许的组织。

我们65MN是等温淬火,所以是贝氏体,检测结果就写了个贝氏体,当时没拍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koji1573 发表于 2016-11-13 09:53
如果要保证65Mn的表面碳含量,做到既不脱碳,也不增碳,向加热室增加富化气滴注是最可靠的方案,同时要增加 ...

麻烦问下富化气包括哪些?不太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1: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到表面光洁不氧化是否还需加个火帘装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1: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yonghe 发表于 2016-11-12 03:00
65Mn不是贝氏体钢,怎么能处理成贝氏体?65Mn的贝氏体是脆性相,是不允许的组织。

65MN等温淬火后应该是贝氏体组织怎么会不容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11: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6-11-11 17:07
65Mn在奥氏体化下只通甲醇,表面会有轻微脱碳。如果再通入氮气估计表面脱碳倾向会更严重一些的。
尝试 ...

没搞懂为什么通氮气脱碳会更严重?氮气好像比较安全,无色无味无毒,只要保证通风良好对员工伤害小,其它那些什么丙烷、天然气燃烧后有对人体不好的废弃之类的呼吸了不好是我的个人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3 14: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szgong 于 2016-11-13 14:05 编辑
ylk 发表于 2016-11-13 11:03
我们那个炉子里面空间小,没地方放木炭,要放只能散放进去,但是我估计隔几炉就要更换木炭,放一次木炭应 ...


可以截取几段水管做木炭容器也可以呀,确实需要隔几炉更换木炭的,不建议木炭散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3 14: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3 11:26
没搞懂为什么通氮气脱碳会更严重?氮气好像比较安全,无色无味无毒,只要保证通风良好对员工伤害小,其它 ...

炉内只通甲醇,最好的结果是CO(一氧化碳)达到30%左右,而通入氮气后会使得炉内CO(一氧化碳)呈下降趋势(这和氮气和甲醇流量的比例有关系)。
看这张表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3 14: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6-11-13 14:15
炉内只通甲醇,最好的结果是CO(一氧化碳)达到30%左右,而通入氮气后会使得炉内CO(一氧化碳)呈下降趋势( ...

说白了,在只滴注甲醇的情况下,注入氮气会对炉内好不容易积存的碳势起到稀释作用,因此零件表面脱碳倾向会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11-14 03: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3 11:19
65MN等温淬火后应该是贝氏体组织怎么会不容许?

上传组织看看是什么组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11-14 0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3 11:19
65MN等温淬火后应该是贝氏体组织怎么会不容许?

上传组织看看是什么组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1: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拍照是委外检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6-11-13 14:24
说白了,在只滴注甲醇的情况下,注入氮气会对炉内好不容易积存的碳势起到稀释作用,因此零件表面脱碳倾向 ...

如果不滴甲醇只通氮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4 12: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4 11:40
如果不滴甲醇只通氮气呢?

不滴甲醇只通氮气-----那么只能起到防止或减小零件表面氧化作用,但不能防止零件表面脱碳,脱碳更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11-14 1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一个煤油,甲醇与煤油同时滴入,煤油:甲醇大概3:1,自己根据测试结果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11-15 0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3 11:12
麻烦问下富化气包括哪些?不太清楚

气态的富化气来源最简单的就是煤气。乙炔也可以当富化气。当然煤油滴注裂解的也是富化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11-15 02: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4 11:40
没拍照是委外检测的。

等温淬火,不同的等温温度得到不同的组织,可以得到下贝氏体,在马氏体转变温度等温即可得到马氏体。贝氏体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不是贝氏体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9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5 07: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3 11:06
我们65MN是等温淬火,所以是贝氏体,检测结果就写了个贝氏体,当时没拍照。

不是等温淬火淬出来就是贝氏体的    你们的应该是马氏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9: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的风 发表于 2016-11-14 16:38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一个煤油,甲醇与煤油同时滴入,煤油:甲醇大概3:1,自己根据测试结果调整。

甲醇和煤油一起滴我们试过很快就把管子堵起了,积碳很快,可能这是滴注这种方式的缺陷,老是堵管子通通了没一会儿又堵,非常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6-11-15 1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问题请教大家一下,如果仅滴加甲醇,怎么监控炉内的碳浓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11-15 12: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ylk 发表于 2016-11-15 09:35
甲醇和煤油一起滴我们试过很快就把管子堵起了,积碳很快,可能这是滴注这种方式的缺陷,老是堵管子通通了 ...

滴注管做成井式炉那样的,加上循环水冷套,应该不易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8 13:42 , Processed in 0.0575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