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孤鸿踏雪

[讨论] 连续炉过渗碳(碳化物级别超标)是如何形成的?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7-17 19: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回复 37# zhang


    张工你好:这种材料我们也一直在做,渗层是1.8-----2.2mm,我们的强渗和扩散之比是1.5:1,强渗碳势1.1扩散碳势0.7---0.8,使用后的碳化物级别,残余奥氏体及马氏体级别均可控制在3级之内。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6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6 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7-17 20: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1#周工:
1.5:1也行,2:1我也试过,但淬后组织没有1:1好,不知你把降温时间算不算扩散时间,我通常是把降温时间也算在扩散时间内,工艺设定时,从工艺上看,还是强渗时间大于扩散时间,加上降温时间,强扩比接近1:1。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6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6 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5: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周建国


    请问周工使用的什么气氛?这个层深的渗层强渗时间大约要多久?

签到天数: 10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7-18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孤鸿踏雪


    我们用的是滴注式气氛,强渗时间9.5--10H,扩散时间6.5---7H,如果加上张工提到的降温阶段也作为扩散段,那么强扩之比也在1:1.最终的硬化层深度在2.0----2.1mm之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6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6 感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4: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个新问题:
    在渗碳扩散结束之淬火均温温度的降温过程是否析出碳化物?析出碳化物的数量是否与温度落差有关?

签到天数: 46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0-7-24 14: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97971500 于 2010-7-24 14:59 编辑

回复 1# 孤鸿踏雪

杨工您好请帮忙给分析一下这个问题;ZG35CRMO模具要求调质HB245--295,采用井式渗碳炉860度(气体保护滴注甲醇保持的正压)加热油冷,580度回火,硬度HB260--280。同一批次共30件最后有5件由于客户等着拉走,回火出炉后水冷的。但就是这5件客户回去加工后,在工件表面全部出现龟裂,没水冷的未发现任何问题。杨工给分析下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回火后水冷回裂?(没水冷的不裂)
与材料问题有关吗?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5: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197971500


    个人认为:你的产品是合金铸钢,淬火并高温回火后在水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热应力,如果磨削时所使用的砂轮和磨削速度选择不当,就会使热应力与磨削应力产生叠加而形成裂纹。

签到天数: 46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0-7-24 16: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孤鸿踏雪
你好杨工我很认同您的看法,对方是用的精车成型,我们怀疑与他们车削速度不当有关,可客户不认同看来只有现做一下金相分析再说了。
现在我们做的ZG35CRMO回火后都不敢水冷了,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8-8 21: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扩散后冷却保温温度过低或时间过长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9 1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31 13: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孤鸿踏雪


    我从实际操作过程中,感觉落差大,则会析出级别高的碳化物,905→825  落差80℃,则会出现4级,900→835,则1级

签到天数: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12-31 13: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tuisi-xingsan


    不是落差大,是碳在奥氏体里溶解度问题。不同温度C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不同,温度越低,溶解度越低,比如1.2%的碳浓度在920C是全部溶解的,但你把温度降到820C去,就会有二次碳化物析出,原因就是820C的碳饱和溶解度低,自然要以碳化物形式析出,请参考我在二楼给出的铁碳平衡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8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12-31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槛值只是大致参照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12-31 14: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齿形应该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检查碳化物级别在齿顶角检,因为尖角处是“易过渗”部位啊,推而广之,小模数或小齿碳化物超标更严重。再者Cr,Mo碳化物这些原有核心不断长大,长大到一定阶段就....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3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3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 17: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aaron01


    呵呵,那您说的还是碳势和温度的匹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6 17:57 , Processed in 0.0588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