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888|回复: 49

[讨论] 公司让你把经验写出来文件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2 1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各位同仁,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你解决完一个问题(或你在工作中某方面做的好时),公司的有关领导会让你把你是如何作的,写成文件公开化。这些方面实在是令人不舒服,先别说你是否掌握的是个人专利而不愿意透露,至少让你觉得公司不愿意用你,把你的经验套完毕后你就可以随时走人了。大家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是什么感受,可以谈一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2 16: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那你就有所保留点嘛,不必句句真实啊。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8-12 19: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了难题后,我喜欢进行总结,将经验、教训形成文字,留给后来者参考借鉴,如果有幸公开发表,对公司也是一种宣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2 20: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角度不一样。老板一般从全局考虑,用很流行的话就是想让工作“标准化”。标准化,都是把日常的经验总结成可以让普通人操作的流程。所谓怎么样让错误只犯一次?答案是把经验总结出来,让想犯错的人没法犯错,让可能犯错的人不会犯错。
换个角度,假如你是老板,如果你公司的业务80%掌握在1-2人中,你会不会觉得有风险?
所有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标准化,让平凡人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否则编这么多热处理手册,热处理标准何用?
至于你怕你的经验写出来就被踢走,你是不是太小看你们老板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秋天的风 + 10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8-12 22: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作为公司来讲都会这么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8: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下策,老板们也未必都这么想,“以人为本”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也只有在中国才会有人提出这种口号,当企业遇到一个问题时,解决的办法其实有多种,而且这多种办法也并非适用于任何条件,重要的是灵活应用,将解决一些问题用“标准化”的方法来实现其实是不可能的。许多中国公司都在施行ISO9000,这些企业都将工作方法标准化了吧,可这些企业的质量就都提高了吗?我觉得未必。当然会有些人说是因为ISO体系没有执行好,这也事实。为什么人们没有执行呢?我想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企业里中国人居多。中国人大概不太拘泥于在条条框框下办事,喜欢独树一帜(我想这也和我们多年来的民族文化--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有关)。
我想说的是企业当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用对人(不只是一两个人)了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企业标准化作的再好,没有能人企业只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可以说不会发展。就像中国餐馆与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的餐馆,喜欢中国菜的多,肯德基哪里吃都差不多。请问各位喜欢中国菜还是肯德基麦当劳之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3 09: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wente 于 2010-8-13 09:58 编辑

大家都说富士康如何血汗工厂,跳楼工厂。抛开企业理念不谈,单从生产角度说,富士康的生产属于先进水平。把很多个工序分成很多个流程,每个流程都有标准化动作,这是属于你想出错都难。

500强的企业的标准流程,也是经过多个版本的更新创新才来的。你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有一套合理的做法,把它先固化,再僵化,以后所有问题都这么做就不会出问题,这样成本是最低的。但是随着发展,原来的标准有漏洞或不妥,那么就需要流程再造。这样不断固化-推翻-固化-推翻,到最后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技术。

一个淬火,一个回火,多少温度?多少时间?我不相信仅仅凭一次或几次试验就能形成正式生产。热处理标准是干什么的?国家标准拿来何用?为什么要把中国的院士,教授拿来编写《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经验在脑子里只是经验,做成文字标准才能出效益。

有个地方刮台风,所有吃饭地方都关门,唯独麦当劳还坚持营业,还有人在吃。麦当劳的成功背后是有多达100多个标准流程。新薯条超过30分钟必须倒掉,原料土豆的淀粉含量必须在某个规定范围。30秒内把食物送到顾客处等等。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80、90光顾肯德基麦当劳非常多。平时商业中心的3-4个麦当劳店都是人满为患。

老板角度就是要员工“低标准”,把复杂的工作流程化、标准化、程序化,让谁都很容易学会,都不会出错。这样做让员工做事简单了,管理者的事变复杂了。但这样是符合逻辑的。造飞机为什么如此多的项目攻关?就是把各个飞机主体设计,流体学,空气动力学,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精英集中起来成立攻关小组,这个东西怎么弄,要弄出个标准来。如何操作,要弄出个流程来。车间技工只是按照标准,图纸,规范来操作即可。

签到天数: 27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8-13 19: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都是想把好经验留下来,他以不想受至于人。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8-13 2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单位,还是留一手的好。建议如果你还较年轻,不在乎这点成果,可贡献出来。如果年龄已很大,也贡献出来,为祖国做贡献。处于两者之间最好保留,过河拆桥这种事太多了。
再一点,工作中如有较要好的同事或值得培养的人才,还是可以现场传授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3 22: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管这种事情叫做  技术积淀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8-14 01: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很乐意写,每次解决问题我都会把经验体会写成论文报告格式发给大家分享,不怕单位过河拆桥,只怕写了没人看,如果真要我走那就是单位的损失,我还不至于找不到事做的地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高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08: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经验,大部分人都会那么做,这里面有一个主动被动的因素,论坛上大家都很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如果您在您在公司的某种压力下被迫写一些东西,您会怎么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4 08: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总结是必要的   公开总结是你的能力体现
同意11楼的说法   但不可能找不到事情做
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的经验总结   因为大家都在
进步   学习再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4 08: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公司要你写经验总结?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做了?你认为自己是被迫,而老板则认为是顺理成章,是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只不过你把你的经验当做一个筹码,牵制老板的筹码而已。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8-14 16: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总结啊,让高端先进的技术不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4 20: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承担l了公司的任务,主持某项技术工作,并且取得成功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是否应该进行总结或以技术文件形式纳入公司生产规范的问题。我同意bowente、LCW等朋友的意见,应当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理所当然的做好这件事情。理由补充如下:
   1,你所从事的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在公司提供资源(设备、资金、人力等)的条件下完成的,属于职务行为,成果(含专有技术、专利等)归公司所有,并不属于个人所有。如果这个平台属于你自己,则成果归个人所有。这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
   2,对于有机会承担具有挑战性的职务行为,你所获得的是,得到了发挥才能的平台,个人软实力的提高,还有可能因此而获得的奖金和信赖程度的增加。应当心存感谢!
   3,按照公司的要求行事,把已经掌握的某些新技术知识用于生产或者存档,并不损伤自己。因为已经获得的所谓新技术,也许其他企业或其他同行早已掌握,甚至更先进、更巧妙,这是其一;其二,任何所谓先进的东西都是相对的,新技术将不断变为常识,更好的东西总在前头。保守只会使自己桎梏,真正有价值的是软实力,也就是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4,认清自己的位置,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遇事要讲游戏规则’。如果采用不情愿,或者以不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必定是把‘不敬业’的一面‘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样的展示会带来什么?这是一种无形的软组织‘自我损伤’,将会把自己的技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湮灭掉!
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 10 十分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4 22: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人分享,是一种美德!何况对你本人是名利双收之事,何乐而不为。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8-15 09: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与不写要看自己怎么去理解,写出来自己的水平也得以提高,也方便了后人,中国的热处理为什么滞后,想必大家也有一些看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5 09: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成文件公开化很简单:我以粗过程(或无过程)细开头和结果的方法完成各项总结。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8-15 12: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成这种做法,既然你拿了公司的钱,就应该毫不保留的给公司服务,并且还要为公司保密。只要不停的实验、学习和总结,自己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思想的源泉永不枯竭,创造力也会不断提高。你做到一定的程度别人模仿不来的,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16 18:03 , Processed in 0.0608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