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孤鸿踏雪

[讨论] 我比猛胖子更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用小载荷检查,那对试样要求就比较高了,换个面打打看看?或者多看几个齿轮,判断是炉次的问题还是检验件位 ...
silafu 发表于 2010-12-10 10:29



    这些摩托车齿轮尺寸都比较小,都是直接对产品测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1: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除工件材料问题,估计还是气源作用的结果,不知道孙青泉(nanomaterial )关注此帖对此如何看?
txljh8 发表于 2010-12-10 10:35



    我知道了,你说的这位应该是搞专利的那位大学老师吧?没有见到他的跟答帖,也曾给他那个主题一个链接,没有回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2: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离别钩


    你们这个质量特性稳定性、重现性如何?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2-10 1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孤鸿踏雪
非常稳定,产品通过等温正火、调质,IPSEN的软氮化炉570氮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离别钩


    非常稳定?40Cr、42CrMo产品每次软氮化的表面硬度都能稳定在800HV0.1以上(或左右)?能否分享一下你的工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10 16: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0-12-10 16:18 编辑

可能是化学成份问题,不知扬工查了哪些元素?
广东有将45#钢叫做黄牌  这是沿用香港叫法  而香港黄牌淬火比正牌45#硬度要高和深, 香港黄牌是从日本进口,日本的黄牌绝大多数是废钢冶炼,,,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8 感谢交流,好久不见你发言了,希望经常听到 ...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6: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2-5-29 08:45 编辑

回复 46# sochi


    说来惭愧:我司的材质分析只有化验一种方法,能够分析的元素十分有限:C,Si,Mn,Cr,Mo,Ni,P,S。
    我原来曾怀疑材料中可能还有一定量的Al,应为众所周知38CrMoAlA是氮化专用钢,其氮化硬度就在1000HV左右。不过现在看来,不应是材质问题,因为同样的异常高硬度产品同时在40Cr、42CrMo和QT450—10三种材料中出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10 19: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工我觉得你公司检测出问题了,你好好盯一下吧。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2-13 15: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我们知道Fe2N;Fe2-3N;Fe3N;Fe4N的维氏硬度在260-550之间并不高,但钢铁材料并非纯铁或纯的铁碳合金,就拿45钢来说吧,电炉冶炼并采用Al脱氧,钢中含有0.02-0.05%的Al,而采用废钢冶炼的45钢一般还会有0.1%左右(有时还要高)的Cr、Ni等,0.01%以下的W、Mo等0.001%左右的V、Ti、Nb等等,这些元素将发挥聚类作用,我们知道AlN、CrN\Cr2N,TiN,NbN,Mo2N等等的硬度是相当高的(均在1000HV以上,而现在的软氮化工艺为了提高渗速,一般会通少量的CO2,实际是二元共渗了。
40Cr和42CrMo的情况与45钢不一样,这两个材料本身含有氮化物形成元素,氮化后的化合物层本来就有除铁外的合金氮化物。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2-13 15: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N也和C一样会固溶于奥氏体中并在随后的快冷条件下得到含氮马氏体,(根据F-N相图,相变点在565摄氏度),已经有人做过实验,含氮马氏体的硬度可以达到700HV(没有其他元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5: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2-5-29 08:46 编辑

回复 49# 离别钩


    看看37#帖和47#帖,个人觉得材料问题应该可以排除,因为如果是材料本身的问题,这种异常现象不可能同时在几种材料上出现,另外也不应只出现三两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5: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离别钩


    能回答我45#帖的问题吗?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2-13 16: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离别钩 于 2010-12-13 21:04 编辑

我们原来的工艺是:570摄氏度软氮化,500度前氮气,500度后通氨气,到温后氨气8,二氧化碳0.3,时间6小时,通氮气至160摄氏度后出炉,白亮层0.01mm左右,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2-13 16: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合格并不表示材料中没有残余元素,比如冶炼时用Al脱氧和Si-Ca脱氧就有很大区别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2-13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杨工只需要对硬度差异较大的两个试样分别做个光谱分析其常规的大约16个元素就能得到答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6: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离别钩


    表面硬度能稳定在800HV0.1左右吗?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2-13 16: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孤鸿踏雪


    当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13 18: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可能性很小技术怀疑冶炼因素,那也不会出现如此偶然的现象。用何种脱氧方法当然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但供货到下游没人会仔细到或者敷衍到掺杂几类的材料到一个供货商那里。所以还是认为应该自己跟踪一下检测,取有代表性的工件跟踪到底,不是乱了靶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5 感谢分析,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70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12-13 1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xljh8 于 2010-12-13 19:26 编辑
楼上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可能性很小技术怀疑冶炼因素,那也不会出现如此偶然的现象。用何种脱氧方法当然在理 ...
silafu 发表于 2010-12-13 18:34

赞同silafu 分析,40Cr、42CrMo“怀疑冶炼因素,那也不会出现如此偶然的现象”,QT450—10则更不可能是冶炼因素了!毕竟炼钢和铸铁工艺差异太大。
同样的异常高硬度产品同时在40Cr、42CrMo和QT450—10三种材料中出现。)所以我倾向于还是气的神奇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1 13: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合一好好研究一下的  说不定是个突破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6 08:49 , Processed in 0.0617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