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qixguo74

[求助] 如何提高贝氏体硬度,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4: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b]回复 [url=http://www.rclbbs.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1417&ptid=69973]20#[/url] [i]孤鸿踏雪[/i] [/b]


    如果不是印刷错误和校对错误的话(我宁愿相信不是这个,因为正好开启了思路,否则不会继续想下去),我想这个和试样采用的淬火温度是有一定关系的 ,因为这个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采用的标样不一定一致,也肯能会有微小影响,但我以为他们可能用了不同的淬火温度或者保温时间差异比较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3 14: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silafu


    待我详查后再回复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09: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孤鸿踏雪


    你好,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硬度是HRC61就不能叫等温淬火呢?我说的是轴承钢,成分和Gr15大至相同.你说的好象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4 1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0-12-24 10:52 编辑

回复 23# qixguo74


    因为我在5#楼提供的资料表明,上贝氏体的硬度在35~45HRC范围,而下贝氏体的硬度在45~50HRC范围,所以根据这个就可判定:如果硬度在58~61范围,就不可能是贝氏体淬火。
   但12#楼高工又有新解,我现在也很迷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4 11: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silafu


    我已重新查阅了这两个文献,结果如下
   1.樊东黎等.热处理工程师手册(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P103:W18Cr4V等温转变曲线,1290℃奥化,Ms=210℃;
   2.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合金钢及热处理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
   P139~140:W18Cr4V等温转变曲线,1290℃奥化,Ms=140℃,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350~17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4 13: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孤鸿踏雪

不是我的新解,接触到了这个问题就借鉴罢了。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毛病,您因为是先看的那些资料,所以印象深刻,都爱犯这个毛病。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迷茫,我自己的道理昨天都说的差不多了,虽然散点儿,意思肯定算是说透了。您列出的资料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马氏体点的差别,如果著者不出来解释的话,那我只好猜测,这也许和奥实体化的时间有关系,说白了就是和奥氏体化的程度有关系。是在想不通就绕过那块石头。我就是这么做的,现在还有一个大石头远远的在后头立着呢,大部分是踏过来的就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4 14: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搁置争议,关注结果,先绕过去再说。赞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2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获得下贝氏体,而且硬度也有HRC60,并且残奥在1%以下,这是用X射线测出来的,不是忽悠出来的,书上的都是理论,实际生产与理论有很大差距,书上还说轴承圈有一定量的残奥有好处呢,但是SKF在贝氏体淬火时要求残奥在1%以下。书上还说贝氏体不能完全转变呢,但是1%的残奥应该说是很少量的了,也就相当完全转变了吧,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5 08: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qixguo74


    那你检测的结果应该还有少量马氏体和未溶碳化物吧?
   能否描述一下你的工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5 16: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silafu


    我看到一个翻译资料,介绍贝氏体硬度与合金元素还真有点关系:
    HV(贝氏体)=323+185C+330Si+153Mn+65Ni+144Cr+191Mo+logVr(89+53C-55Si-22Mn-10Ni-20Cr-33Mo)
    (本方程的2σ=20HV)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5 17: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又是一个经验公式。您挺认真,分析来看应该还是和扩散程度相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4: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加水可以提高淬透性,但是己经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就没有什么提高的空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7 0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加水可以提高淬透性,但是己经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就没有什么提高的空间了。
qixguo74 发表于 2010-12-26 14:26



    淬透性与水有关?好好消化一下这个帖子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52951&fromuid=314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7 09: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所以因为 于 2010-12-27 10:23 编辑

不同的材料贝氏体等温淬火的温度是有区别的,并且相同的材料也有一个温度范围值,比如65#钢,它的贝氏体等温淬火的温度范围在280~350℃之间,在保证充分转变的情况下,贝氏体等温淬火选择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所取得的硬度值肯定是不同的。对65#钢来说,调整贝氏体等温淬火的工艺参数是不能超出这个(280~350℃)温度范围的。工艺参数的调整是不能随意的,低于这个材料的下限温度和高于这个材料的上限温度就不能叫贝氏体等温淬火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7 1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高手呀,佩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2 不要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7 2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孤鸿踏雪


    现在你的疙瘩解开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28 1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孤鸿踏雪


    现在你的疙瘩解开了?
silafu 发表于 2010-12-27 20:16



    没有解开啊。主要是这个结论好像与钢的淬硬性概念也有些矛盾哦。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3-11 16: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做65Mn和51CrV4材料的等温淬火,硬度打的是HV30 ,基本上都是在530到550,也就是说HRC49到51左右,高了还担心会有过多的马氏体,呵呵 看起来以后不用这么担心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11 20: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等温淬火(贝氏体淬火),硬度能搞到61HRC吗?反过来讲,如果硬度能淬到61HRC,那还是等温淬火吗?)   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12 2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yanhuo57


    通过硬度判断马氏体的多少,只是经验上的大概判断,真正确认马氏体多少,还得看金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15 23:56 , Processed in 0.0566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