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刘武乐

[讨论] 一个完全淬透的工件如何测量渗层深度?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7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2-23 16: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回复 14# 刘武乐


    GR15含碳量大于0.3,考虑采用625HV试试.(含碳量指原材料的),也可以按照心部硬度加50HV,来作为界限值.主要靠你金相/硬化层法/不同的界限值,找出一个合理的数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3 16: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GCr15碳氮共渗以后表面组织会有差异?有图吗?你确认是因为含氮引起的可以观测到的组织差异?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wahg


    可以说说有合适的检测方法吗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7: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duckie109


   
GCr15碳氮共渗图片100倍,经过碳氮共渗的材料碳浓度明显比
比芯部高,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7: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7: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发不出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7: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LINFH


    我们的材料含碳量在1.0%左右,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芯部硬度和表面的差不多,基本没有差别,如何区分硬化层,用金相法只能看到 过共析层 和共析层与芯部的颜色不太一样。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2-24 1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刘武乐


  能不能把你这个GCr15的碳氮共渗工艺发来看看?很好奇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hy0808hy


    不好意思  我不做热处理 具体的工艺不是很清楚,  我做材料检验。     我知道碳势 1.0%左右  ,氨气流量0.2左右吧   淬火温度840度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2-24 1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刘武乐


    你这个要看渗层就高难度了,1.0的碳势应该是为了防止贫碳,只渗一点点氮进去,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hy0808hy


    是这样的 我们就是为了得到 含氮的马氏体 。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hy0808hy


    呵呵 更正  氨气是0.5立方米每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4 1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刘武乐


    具体标准是什么?
是指检测标准是什么?这里常常是根据用户的的要求(或设计部门的要求)。不同的设计者的设计依据不同,检测的标准也会不同。----设计人员为什么选择这种热处理方式?(从何处学来的,别人是如何检测的,要解决什么样的失效模式),你的检测是要以满足设计的要求,你用其它方式检测的结果与设计要求不符是不解决问题的。
这里的硬度法和金相法都不是最合适的。-----GCr15的含碳量超过0.60%,在全部淬透的前提下,心部硬度与表面硬度差别不大,用硬度法无法检测硬化层深度;我国现行的碳氮共渗检查的金相法所适用的材料主要是一些中低碳钢(合金钢),对于如此的高碳成分的钢种并不适用。若以共渗并直接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层来测量又缺乏标准依据。
这对于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新东西,我们也想从中了解并且学习提高。还是希望你能多提供现场的第一手情况,我们共同来消化吸收。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2: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wahg

十分感谢你的关注,关于轴承钢的碳氮共渗目前国内的有几个轴承集团一直在使用,轴承钢碳氮共渗主要是为了得到含氮的马氏体,增加轴承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证明经过碳氮共渗的轴承的确比常规的轴承寿命要长久一些,
我们把轴承钢做碳氮共渗处理不是客户的要求,是我们自己为根据客户的使用工况和承载能力来选择的,很多客户不管你用怎样的方法,只要你的产品可以通过的他的台架试验,他们就认为是好产品。我们把轴承钢做碳氮共渗大概有5年的时间了,客户反馈情况良好,售后PPM非常低,这一直是客户比较认同的。
碳氮共渗后零件的表面的碳浓度增加,次表层的碳浓度也适当的增加,并且次表面的组织细密,硬度比表层一般要高1HRC左右,我们利用的就是次表层的组织,也即是共析层的组织。
我们对渗层的深度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但是一直找不到很准确的测量方法,目前主要是靠金相法来测定,渗层偏浅的话经过套圈磨削后基本就没有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渗层偏深,磨加工时表层的过共析层去除不尽,碳化物比较粗大,使用效果不好,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2-24 13: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渗层偏深,磨加工时表层的过共析层去除不尽,碳化物比较粗大,”
GCr15本来就是过共析钢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4: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bjx669


    呵呵你说的没有错  这里的共析层是相对GCr15 碳氮共渗厚后 对其  表层     次 表层       芯部组织含碳量不同的称为,跟Gcr15整体的含碳量没有关系。这里的共析层是相对于表层 和他的芯部 的含碳量来叫的   估计不严谨 呵呵容易引起误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5 09: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刘武乐


    做为一种企业内控条件是可以的,但你与别人的技术协议如何签订?这里因无正式的标准,可能会在产品出现问题时产生争议。
不知道你所知道的国内几家轴承集团是如何制订相关的标准是什么?本论坛内也有不少来自轴承行业的朋友,请他们介绍一下。大家讨论讨论,不是很好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25 0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我在论坛里也见到了其它二个类似的问题:
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73437&highlight=
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73367&extra=page%3D1
都是轴承钢渗碳、碳氮共渗、N化之类的问题。这些厂可能都处于消化仿制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但对实质的情况并不了解。希望有来自国际化大轴承行业的朋友,介绍 一下。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wahg


    目前我们这个没有和汽车使用客户签订热处理协议,客户不管我们的热处理呵呵。热处理是我们自己的公司,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1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wahg


    这个想法很好,期待大家都过来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16 10:58 , Processed in 0.0581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