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周建国

[已解决] 产品渗层超深可以返修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2 2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典型的热处理缺陷。热处理工艺缺陷两大杀手:开裂和渗层超深,因为这两种无法返修(实际缺陷)。提高温度回火降低表面硬度影响表面强度,但对有效硬化层影响不大,治标不治本。
可以看看零件模数大小,中国重载齿轮的层深一般在0.15~0.25倍模数之间,如果层深在这个范围,可以考虑让步接受,否则只能报废。

签到天数: 4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3-12 23: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江苏泰星的

我认为要看他的产品用在什么部位,要是很重要的话就不能马虎(因为大家都是搞机械,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是设计还有松动的话还是可以回用 其实大家是要注意了,渗碳多吊几根试棒还是有好处的(不能省小钱用大钱)

签到天数: 141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3-25 23: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材料,要求这么深,渗碳层深度怎么计算的,回火不行就只能返工处理

签到天数: 14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3-26 2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步,降级使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27 10: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温度回火,利用表面与过度区材料抗回火性的差别可以达到.提高回火温度20℃,有效硬化层深度可降低0.2左右,而表面硬度基本没有变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31 09: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出来可能没人相信我们做的保持架渗层超了0.03mm,结果倒是返工返好的.以前我们也是深了就报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31 16: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我讲两句

渗碳层超(上)差可以按以下方法补救:
   1.适当降低淬火温度,降低油搅拌频率(降低淬火冷却强度)重新淬火,可以降低有效硬化层深度,但应控制心部铁素体含量;
   2.因为渗碳层深度与有效淬硬深度是两个概念,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有关规定,用硬度法检测有效硬化层是唯一仲裁方法;(孤鸿踏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31 18: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两句,请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代回Whwei的2#帖、Cezjk的11#帖及St_bj的51#
       按照李泉华关于“如何制订渗碳件渗层超标的返修工艺”(《热处理技术400问解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P200)所介绍的脱碳方法实际上不可取,很难实现。现将他开出的处方摘录介绍如下:
   采用980度进行90h的高温扩散脱碳处理,滴入酒精水溶液,保证不氧化,又能达到脱碳目的,20CrNi2MoA钢晶粒度为8~9级;
   工件脱碳后,从炉内吊出空冷,目的是为了正火,细化组织,并防止继续脱碳。
   脱碳过程应从超标渗碳套圈上切取的试样进行检验。在脱碳过程中每12h取样化验一次,试样经810度淬火并回火检查硬度和金相组织。
   脱碳后重新渗碳,先将原脱碳炉于940度空炉滴入煤油保持24h,然后将脱碳工件装入炉内,按940度,煤油300D/min,经19h渗碳后,经过脱碳的试样,其渗碳深度为2.5mm,而正常试样渗碳深度只有1.7mm。已脱碳试样渗碳速度快,是由于脱碳工件表面在出炉正火是形成了较薄的氧化膜,故加快了渗碳速度。
   各位同道看一看上述返修工艺,可不可取?不要说按上述工艺进行返修最终能否取得满意结果,经过如此复杂的工艺工程,产品变形不考虑?如此高的返修成本,您的老板会同意吗?我个人认为:如此方案,在国企也许能得以尝试,在科研院所作为一个科研课题能不能立项也未可知。(孤鸿踏雪)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dzkyx1314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 14: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不过超差那么多看来也只好报废了。否则还可以让步接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 17: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超深0.5是有点多。降低淬火温度的方法不行,芯部强度差。我们都是通过提高回火温度解决的。事实证明:提高回火温度至260-280度,在淬火硬度保证的情况下,表面硬度硬度可以达到HRC59-60,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工件有效硬化层深度可以降低0.3-0.4(一般回火温度在180-200情况下),同时芯部硬度、强度基本没有降低。我想原因应该是表面和芯部组织不同,表面除高碳M外还有较多的碳化物,回火温度提高不很敏感,而过渡区的M对回火温度较敏感吧,本人认为完全可以试,且这并不是作假。

签到天数: 6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6-1 19: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材料,您用的试棒的规格,测量的方法的一并说出来,好让大家分析得更具体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4 07: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回火温度降低有效硬化层效果有限

关于提高回火温度能否降低有效硬化层硬度,无锡鹰贝公司的何祝根先生在“渗碳层深度的计算与控制”[《机械工人》(热加工)(07,No.8)中有所论述,本人按照这一结论,对一炉因超温而过渗的太阳轮进行尝试,技术要求为CHD=0.90~1.20,实际CHD深达2.55(其中齿面2.30~2.40,齿根1.80~1.90)。经提高回火温度(由原来的180℃提高到240℃),表面硬度由原来的60~64.5HRC降至58.5~61HRC,有效硬化层(CHD)齿面降至2.30,齿根降至1.75。由此可见,通过提高回火温度可以降低有效硬化层,但效果也是有限的。                         (孤鸿踏雪)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dzkyx1314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5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6-4 08: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脱碳处理,如果渗层太深,就不考虑脱碳成本,就考虑脱碳效果能达到吗?表示怀疑,
至于提高回火温度从上面的数据已经看出,就是表面硬度降低点,可检测出来的硬化层变化很小,通过提高回火温度降低硬化层是得不偿失的方法。

签到天数: 43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11-21 10: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可以讲讲渗碳渗层超上限太多,一般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吗?上次公司一批工件渗层超深了将近1MM,估计是氧探头故障,我想问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本帖最后由 koji1573 于 2009-11-21 10:39 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1 15: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74#楼:
     氧探头或碳控仪有故障,导致碳势示值失真(碳控仪显示碳势值低于炉内气氛的实际碳势值)或热电偶和温控仪故障,导致温控仪显示温度低于炉膛实际温度,都会造成渗速异常加快。但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通过抽样,检查抽样渗层来提前预测,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何至于达到“超深1mm”的境界?真不敢想象楼主的产品质量是如何控制的!
    有一种情况是难以控制的:就是多用炉出炉时料车故障长时间无法排除,导致该出炉的工件延误出炉数小时;还有在井式炉渗碳出炉时,炉盖升降装置坏,同时行吊也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出炉延误的。
    由此可见设备的预检预修在热处理生产中是多么重要!根据现代质量管理要求,潜在失效模式分析以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像热处理这种质量风险特别高的特殊过程,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都要求考虑若干项紧急情况处理预案。这就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签到天数: 43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11-24 10: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75# 孤鸿踏雪

您好!现在诊断下来是由于氧探头故障引起的。氧探头原来不及时进行烧碳处理,上面有了一个裂缝,这次烧了几次碳,氧探头的头部居然掉下来了。
公司的生产管理制度又不是很完善,才造成了这次事故。谢谢您的批评。 本帖最后由 koji1573 于 2009-11-24 10:44 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6 23: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步超差,不然就只能报废,要结合实际情况,看看能不能磨下去一定碳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7 1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换慢油,用较低的温度奥氏体化后重新淬火,我试过一次有点效果,注意心部铁素体。

签到天数: 10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2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79# zk_hg


楼上的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涉及到更换淬火介质,应该讲也不太现实。

签到天数: 98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3-1 13: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层过深,无法返修,超0.5mm只有报废,如果超深0.2mm可以提高回火温度,达到上限让步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3 20:22 , Processed in 0.0556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